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2016-05-30杨成俊
杨成俊
【摘要】 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联系,朗读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重要因素。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是,让学生重视朗读,在课前做好朗读准备,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语文朗读 教学 策略
教育学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开始越有利。作为一名語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初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并没有养成朗读的习惯。正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所以导致朗读渐渐地被人们所忽略了。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基础,教师必须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他们养成朗读的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该如何面对朗读教学呢,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讲轻读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时间来进行朗读,而是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花在了知识点的讲解上,许多教师为了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于是就将课文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进行了解读。语文学科往往更侧重于感性认识,即使教师十分细致地对课文进行了解析,学生也有可能会不理解。相反,如果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代入了课文的情景之中,能够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目的不明确
虽然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没有就学生的朗读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从而就使得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即使是进行了朗读教学,学生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收获。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并没有带着思考去读。朗读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读,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并向学生介绍朗读技巧。所以使得朗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让学生重视朗读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刻记住这一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教师必须先要让学生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学生正确理解了朗读的含义,并对其引起重视,朗读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朗读的含义以及一些朗读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朗读,将“朗读”与“读”区分开。要让学生重视朗读,教师应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要学生对朗读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进行朗读。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示范,或者举行一些朗读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得他们发现朗读的好处,进而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要使得学生重视朗读,教师还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营造班级良好的朗读氛围。如果整个班级都对朗读引起重视了,那么即使个别学生不喜欢朗读,为了跟上班级的步伐,也会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在课前做好朗读准备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之前,应该让学生事先做好朗读准备。课前的朗读准备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朗读时更加有自信,而且还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课前的朗读准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教师也需要做好课前的朗读准备工作。要做好课前的朗读准备,教师和学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练好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朗读的基础,如果普通话水平有限,那么在其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情感的表达。所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要有扎实的普通话功底。其次,就是要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朗读有着很强的技巧性,如果对于这些技巧不能够有效掌握,那么朗读必然要受到影响。朗读的技巧主要包括停顿、语速、重音和语调等。只有注重这几个方面,才能使朗读更加有感情和感染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既可以营造课堂气氛,增加活跃的元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做到要学生喜欢读,喜欢思考,喜欢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文的教学。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增加图片、音乐、视频,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乡愁”一课时,很多学生可能不是太了解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明白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牵连,理解诗的背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在用多媒体放一首感人的歌曲当作背景音乐,教师或是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深深的体验一下那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很好的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的精髓之处。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把握,才能从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灵魂,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朗读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领着学生欣赏课文中每一处风光秀美的地方。比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曾一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有关百草园的图片,一边让学生反复朗读“不必说……”那一段。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露出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大概是他从趣味盎然的文字中读出了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吧。他大概又看到了“碧绿的菜畦”,听到了“鸣蝉的长吟”,尝到了“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了。不必老师再费口舌去分析讲解,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到:喜爱大自然,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美好天性。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朗读,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敢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因此,他们在朗读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来自于他们的心理。对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朗读的效果。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那么他的朗读一定是自信和充满感情的。相反,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差,那么他的恐惧和不自信必然会影响朗读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朗读水平充满信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中的朗读,用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