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教学 ,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

2016-05-30唐晴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动兴趣小学语文

唐晴华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每一位老师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探讨如何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旨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课堂 生动

常常有教师抱怨,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举手发言,课堂死气沉沉的,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这种情况越严重,结果老师讲得无精打采,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学生内心的能量,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因此,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读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采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学习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目标的设置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程度。

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三、多梁道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单靠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渠道、多途径,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开展每周二诗、三诗活动。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瑰宝。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重视语言的积累。开展每周二诗、三诗活动,或者每日一诗活动,通过背诵古代名诗词,丰富语言积累,丰富文学积累,为提高语言能力奠定基础。古代诗词只有背下来,才有可能转变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学以致用。

2.积累名人名言、成语、警句、优美句段。要求学生背诵些名人名言、成语、警句、优美句段等,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在这方面,应该在限定的时间内有一定的数量要求。

3.举办故事会。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喜欢模仿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鼓励儿童多读书,多听故事,并且让他们把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这对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定期召开故事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是欢迎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4.建立小记者站。建立小记者站,办好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广播站、校刊、校报、班级手抄报等,完全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办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要深入各班采访,编缉要对各班来稿进行筛选、编辑,广播员要朗读,要会使用广播设备等,其工作性质与政府办的广播电台相似,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去完成,这对学生是多么大的锻炼!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其他能力的提高。

5.召开读书汇报会。指导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帮助人们学会读课外书,对学生的成长和读写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在布置和指导学生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通过交流读书的经验和体会,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使他们更爱读书,更会读书。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及时记好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与评比,并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读写能力。

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增加了信息的来源,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学习使用学习软件,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练习。也可以访问相关网站,下载有关资料,进行自学。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坚持实施愉快教学,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动脑思考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也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感到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牛辉;浅谈如何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

[2]朱量;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教师,2010(5)

猜你喜欢

生动兴趣小学语文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