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6-05-30胡忠浩

科教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思考大学生

胡忠浩

摘 要 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促进美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以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实施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思考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挑战和经验。

关键词 美术类 大学生 养成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07

Abstrac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fine arts has a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orm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in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Chengdu University implementation on fostering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rely on, thinking about some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of art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thinking

1 養成教育的概念及积极作用

1.1 养成教育的概念

对于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等多方面的养成。有的专家则认为养成教育是对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持续的有序管理和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校风校纪内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养成教育重在“养成”,教育是一种手段。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养成教育从始至终都是靠一定的管理、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的,使大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学校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场,将受教育者的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按照规范设计的方向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①其次,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养成教育不能仅仅靠说教,它的主要形式是做。通过行动,逐步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逐步将一些外在的规范内化成自己独有的品格。学生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发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帮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习惯的巩固更需要时间,养成教育的效果检验仍然需要时间,所以,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需要坚持做下去的教育活动。

1.2 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1.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古以来,人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不断变化,但人类一直都存在一个意愿,那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人们通过教育来完成人们的意愿的传承,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接受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指导外在行为。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将社会规范和规则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1.2.2 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教学法。在表面上看,受教育者能够领会和体会教育者的意思,但在实际行动上,受教育者往往不会践行他所学的知识,这就容易导致知行脱节,学习的是一套,践行的是另外一套。

养成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评价体系——行为是外显的。人们评价养成教育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其理论掌握得有多深刻,不是看学生们的感想有多丰富,而是要以受教育者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它的教育重点是人的行为,它的教育方法就是行为训练,它的成果可以被明确衡量。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2.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德育的体系和深度

大学生德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大学生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在理论灌输方面,养成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既有古人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又有歌德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既有陶行知先生所重视的“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又有杜威强调“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个体的道德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育,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效果,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水平。

2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挑战

2.1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于美术类大学生效果甚微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冲击。大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都是与时代脱节的、滞后的,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渐渐丧失权威性。

美术生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更是出现抵触情绪。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他们在大学之前就对德育类课程存在误解,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所谓的“有用”的专业学习上,而在思修课、主题班会活动中经常出现缺勤的现象,即便是在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走神、睡觉等现象,更遑论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2.2 美术类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周期性较长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美术类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感,对感人励志的故事也会产生共鸣,但对于坚持习惯养成就比较困难。美术类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往往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可能对日常学习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要改掉一种习惯进而形成另一种习惯就更加困难。

2.3 养成教育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阶段关于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管理模式,学校不可能去以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规定学生如何去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学生不会或者不能适应这种自我管理模式。大一新生往往缺乏自制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自理能力,缺少健康常识等等;老生们则表现出来的是宿舍脏乱差,晚归现象严重,睡懒觉不吃早餐等等。

(2)责任意识淡化,集体观念淡漠。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越来越淡薄。同学们不断增强自己竞争意识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集体合作精神。虽然在职业教育或者素质教育过程中,从未中断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但收效甚微。学生们在日常表现中更注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却淡化了自身对于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美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从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使得他们渐渐丢掉了以前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高考前的奋力拼搏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高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因而产生松懈的思想。目标的缺失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使他们没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60分万岁”成了部分大学生为自己设定的新的学习目标。

(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發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急功近利、争强好胜,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加上当代大学生又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顺境中长大,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经验

随着学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养成教育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成都大学自2014年开始下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指示,结合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点以及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争取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在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3.1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落到实处。要把养成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的始终。高校领导者必须重视养成教育,承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几句口号,几个活动就可以获取显著效果的。必须形成长效的机制,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宣传,为养成教育的运行形成氛围;必须整合资源,为养成教育的长期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美术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上而下贯彻学校精神和理念,充分了解美术生的特点,挖掘美术生在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习惯养成方面的困难,召开院班子会议、班主任会议、团学干部会议等,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的统一,通过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对养成教育的活动高度支持,为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整合资源,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养成教育不是领导、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某一方面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必须是多种力量通力合作。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实践范围,在不同生活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都会对养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

养成教育自学校学生处发起后,学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校在进行养成教育,会严格各方面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请家长给予谅解和配合,并请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其次,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朋辈之间相互引导,先进带后进,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在美术学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培养氛围;第三,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由于学院学生相比于文化科考生来说,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逆反情绪,这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格外高,因此学院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自身特点,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在学院、朋辈和家庭等多方面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

3.3 紧密结合专业,丰富活动内容

养成教育,它属于德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单纯进行理论灌输是行不通的,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效性。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能简简单单地提要求,要使教育对象切实体会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要善于创新。对于美术生来讲,简单的灌输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使得养成教育事倍功半。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

美术类学生对于其专业的热情十分浓厚,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培训积累下来的是对其专业的高度认可,专业功底好的老师和同学容易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专业交流能够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面对这个现象,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制作宣传海报,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养成教育;在宿舍文化上,鼓励学习家装设计的同学设计寝室模板,使自己的寝室更加温馨;在全学院开展“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文明礼仪形象大使”选拔活动,在选拔过程中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并鼓励同学们为文明修身活动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4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分门别类,点面结合,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出特色。

美术类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全面铺开,但收到的反馈效果是很慢的,有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并在日常过程中执行,但还有部分同学对于养成教育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方面通过特色活动凝聚愿意接受并积极践行良好习惯的同学,使他们成为养成教育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学院组织领导、辅导员等与不肯接受养成教育的同学结对子,不断关注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接受养成教育。

通过一系列举措,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的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院会在以后坚持养成教育,并将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注释

① 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200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②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0.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思考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