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高段小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2016-05-30毛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数学

毛虹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探索能力是创新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小学中高段数学探讨能力的培养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高段小学生 数学 探索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探索能力是创新的重要因素。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而这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因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即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这个对象与其他对象间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能寻找合适的方法。”只有让学生经常经历、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能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活动的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从问题出发,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是学生探索活动的起点。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与三角形相似,而且两个公式在形式上也相差无几。于是就有学生提出能不能用一个公式来计算这两种图形的面积。教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这两个公式中找出你认为可以通用的那个,为什么可以。学生经过观察、代入计算发现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是一个上底是0的梯形,学生在探索中使新知得到了延伸。

二、及时激励评价,鼓励质疑创新

在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不断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和积极参与探索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类似相关问题指明方向。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探索欲望,学会探索的方法,养成探索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材给出的例子是用字母“a”来表示。在上课时,有学生提出了用“A”“X”表示可不可以。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表扬了该学生敢于创新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然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可不可以用其他字母如“A”“X”来表示数,为什么。在学生明确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数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东西来表示吗。

三、组织探究活动,创设探究平台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给出时间让学生实践。学生通过耳听、眼看、观察、操作捕捉的信息,经过筛选、归纳、猜想、验证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一是独立探索。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独立探索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索。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小组合作探索还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更为自由的舞台。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学习,学生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而是由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探索而获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接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发现探索问题,调整探索内容

探索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蕴含的知识是学生未知的,教材也没有呈现或没有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心智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求得满意的答案。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已知有联系的知识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结合起来考虑,根据两者图形上的关系,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可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调整到学习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把三角形变成梯形(一条底变为0)直接由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简化了推导过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形成探索习惯,积极主动探索

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探索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心灵交流是形成学生主动探索习惯的不竭动力。

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便于学生探索知识的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探索的机会。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渠道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把其渗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定义、定理和公式的教学中培养,在例题的教学中培养,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培养,在课后知识的延伸中培养……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一种习惯,培养学生探索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应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数学
我们爱数学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