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张玉萍王汝良岳从俊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三资云南省问题

张玉萍 王汝良 岳从俊

摘要:农村集体“三资” 的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三资”)的管理不仅是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那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就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农村“三资”不仅是国家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弘扬农村基层廉政风气的重要建设方面。因此,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规范农村经济的管理秩序,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省农村的“三资”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云南省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集体“三资”的概念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其中,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主要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等自然资源。

(二)云南省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按照先行试点、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三资”管理新途径和新方法,初步形成了“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新体系,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云南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全面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98.75%的乡镇(区)实施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有1137个乡镇会计代理服务机构推广了会计电算化,电算化率达到83.85%。代管村集体资金总额达148.28亿元。2013年,云南省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通过清理,全省农村集体资产为535.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43.7亿元,资源总量2864.79万公顷。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强化集体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2013年末全省实行财务公开的村委会达到1.34万个,占总数的99.8%,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并开展活动的村委会达到1.32万个。

三、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尽管云南省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制度不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

一方面,云南省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比较侧重于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而对于资产和资源来说,比较缺乏管理,导致资产、资源的相关制度较资金制度而言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流失,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但云南省各乡镇对其的执行力度比较薄弱,不能充分的运用其相关政策制度,主要表现为有的乡镇财政开支不合理,白条入账现象严重,造成库存现金余额较大;有的乡镇使用的报销凭证不规范,且审批手续不健全;有的乡镇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职能等。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管机构虽然是依托镇农经站,在原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但实际上其“三资”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农经站只是起到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导致其职权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同时,由于各乡镇“三资”管理相关部门的机构编制未落实,且部门人员缺乏,对于“三资”的管理,有的乡镇只是由几个干部就进行决定,资金、资产和资源处置、管理的随意性大,缺乏民主监督,使得其不能很好地开展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

(三)台账登记不完整,管理不完善

由于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的涉及面较广,且相关项目较多,各乡镇对农村集体的资金报账不及时,资产和资源的清查不到位,造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的账实、账账不符。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多年没有按规定进行资产的清理和清查,导致乡镇所登记的台账内容不全,不能真实反映出其具体的资产存量。其中,还有部分乡镇未在村组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不能及时反映各村组的资产情况。

(四)合同管理不全面

对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转让等,在交易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政策制度的要求签订相应的书面合同协议。但云南省大部分乡镇或村组在出售、转让、承包或租赁农村集体资产时,往往是口头协议,规范签订书面合同的较少或签订的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确,从而导致权、责、利不清,若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使得集体利益受到损害。

(五)村级报账不及时,财务不够公开

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据数据显示,2013年末云南省实行财务公开的村委会达到1.34万个,占总数的99.8%。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地区、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村级会计人员往往报账不及时,导致账目混乱不清,有些科目并未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登记入账。对于财务公开,个别乡镇或村组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比较淡薄,对村级财务公开不重视,使得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等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细致,甚至有的村组在财务公开方面只是走一个过场,并未进行财务公开。

(六)会计人员不稳定,且文化水平不高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管机构依托镇农经站,那么,农经站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村级财务管理和审计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由于乡镇农经站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等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人员较少,导致其无法兼顾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且乡镇的会计人员调动频繁,会计工作交接不规范,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人员大多数业务水平不高且缺乏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大多数人员无证上岗,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解决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对目前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针对云南省各乡镇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让各乡镇有法可依。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依托“村账委托代理”,严格保管现金的收支情况,并制定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定期进行资产的清查工作,严格的执行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在资源方面,要制定出资源承包、租赁等的合同制度,严格管理资源。同时,有关部门的领导要根据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和管理,加大执行力度,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加强组织机构的组建,配备相关工作人员

为了做好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各乡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应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等做出明确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来管理农村集体“三资”,避免造成人员混乱,难以进行管理和编制。

(三)建立和完善真实准确的“三资”台账

各乡镇要积极督促村组及时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情况调查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台账进行登记管理。在台账中,要详细登记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以及使用情况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规范资产、资源管理,做到账账相符;每年至少要对资产进行一次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指派专人进行核算,并将资产、资源使用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开,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可利用的资源要进行登记立册,建档立案,逐项登记,对资源管理实施全程监督,便于随时查询。

(四)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针对云南省各乡镇“三资”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在进行农村集体“三资”的出租、转让时要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协议,避免口头协议现象的发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内容、要素、条款等,便于人们在签订合同时有一定的标准作为参考;最后,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台账,通过台账可以掌握各村组签订的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金额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及时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也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五)做到及时报账,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化

要想强化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就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及时将农村集体“三资”的使用和收益向全体村民进行公开。一方面,村级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采用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账目登记和管理,防止账目混乱,难以查询,报账时要做到及时性,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报账,要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不能不了了之;另一方面,要按照统一公开表格、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填写格式、统一结算时间、统一规范要求的“五统一”标准来规范、明细财务公开的相关内容,深入开展财务公开检查,对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进行纠正和监督改正。

(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要想促进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大力发展,提高对“三资”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一是将一些爱岗敬业、文化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选拔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岗位上来,稳定会计人员,不频繁变动,便于管理,并有计划地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二是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培训,努力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多学习专业知识,使账簿、账目的登记和管理更加合理、规范。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使用财会软件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兴向.云南省五合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思考[J].北京农业,2014(03).

[2]汪雪梅.浅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

[3]李晓云.浅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4]夏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以双流县大林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6]徐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

[7]赵春永.做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六个关键[J].商业文化,2011(06).

(作者单位:张玉萍、王汝良,通海县河西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岳从俊,通海县杨广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三资云南省问题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阳光财务——嘉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做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