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依饭节的祭祀音乐
2016-05-30谢美琳
谢美琳
摘要:仫佬族依饭祭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特色的一支,它从远古走来,并向未来传承而去,不断发展壮大。依饭节是仫佬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其所用的祭祀音乐是仫佬人崇拜自然、忠贞信仰、善良、纯朴的追求,依饭节成了仫佬人的寄托与希望。
关键词:仫佬族 依饭节 祭祀音乐
仫佬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仫佬族一年中的祭祀较多,几乎每个月份都有,如走坡节、依饭节等,这些节日是仫佬族活的历史,是其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仫佬族崇拜自然、信仰巫术、信奉道教与佛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仫佬族害怕鬼邪,所以驱鬼、敬神已经成为仫佬人一种不能缺少的祭祀活动,如打醮、做依饭等。正因为心中的信仰,仫佬人才如此投入的参与祭祀活动。由于仫佬族在宗教文化上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保存自身原始宗教的同时更多地吸收汉民族传来的道教与佛教文化。于是就出现了道教与佛教混杂,佛、神共处的现象。平时节日祭祀,有本民族的神、骆越群族的先神、少数民族共有的神、道教的神、佛教的佛、人造的神。可以说仫佬族是佛、道、傩、巫的多教融合。
一、节日概况
仫佬族最重要的道场是依饭道场,又称依饭节。依饭节又称作做依饭、唱依饭,仫佬语叫“依饭”或“稀饭”,是“正在还愿”的意思,举行依饭的法事活动叫“做依饭”,属于傩戏的一种,这是一种具有音乐舞蹈表演特征的祭祀仪式。依饭的节目是祭神、祭祖、感恩和求庇佑的还愿活动,现在主要以娱乐为主。依饭节的形式包括庆祝丰收,来年好风头,长辈对下一辈的期望,祈求驱灾除难,六畜兴旺,人丁安康的“依饭道场”的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最隆重、最有特点的一个节日,与古骆越文化一脉相承,是千百年来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信仰习俗和时岁习俗。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形成了区别于同源其他民族的、具有本民族个性的特征,形成具有古骆越文化积淀与汉族文化并存的风格特征。依饭节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其他民族优于自己或与本民族心态相适应的文化。依饭节是伴随原始民间宗教、娱乐和劳动产生的,与人们认为能主宰万物的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仫佬族无本民族文字,故“依饭节”形成于何时没有太多的、具体的史籍记载。其中,谢氏族谱立于清代同治年间的《谢氏祠碑记》中有:“远祖颜政,于明朝自闽中插越北部,始基郊田之杨(阳),名曰谢村……创业立籍,顶戴梁、吴二帝,积常田,每岁清明以奉祭祀。前辈议定章程,逢辰丑末之年,立冬二月末,大会朝武依饭。”从谢氏族谱记载来看,依饭节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整体从依饭节的形式、内容、目的以及目前仅有的一些史料来看,依饭法事活动的源头可追溯到汉代,论证依饭祭祀源于汉代的依据是依饭祭神属一种“巫俗”,而巫俗、巫风于汉朝时期已在越地盛行。仫佬族依饭节祭祀音乐不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属一种“巫俗”。其祭神、还愿活动,都萌芽于自然崇拜意识,成形于鬼魂及祖先崇拜意识,成熟于巫术崇拜意识。2006年5月仫佬族“依饭节”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1月28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举办了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节。
仫佬族宗教活动的表现是办道场,也就是师公做法事,这是道教的行为。依饭道场中法事活动贯穿于整个祭祀活动,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乐舞表演艺术形式。而主持依饭道场的师公,在整个依饭仪式过程中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通过其念唱、表演,希望所祭之神有所感应,为仫佬族人带来福缘。主持依饭法事的一般由3到5位均来自本族的师公担任。师公属仫佬族民间原始信仰的梅山教弟子,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法事活动。师公的经书使用汉文字记录,用汉语也就是客家话或仫佬话诵读,经文以佛教与道教文化为内容。这种法事活动是以村屯或宗族(冬)为单位的集体行为,节日的时间由各村、各姓、各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在每年立冬过后,仫佬族群众就会择一吉祥的日子,举行一次精神上的大餐,欢度自己的这个传统节日。祭祀仪式少则2天,长则3天。活动地点一般设在本宗族祠堂,无宗族祠堂者则设在主家屋内。由主家布置“道场”,道场前用松枝搭彩门,场内设置神坛。彩门及神坛二侧张贴红对联,门楣上贴着用纸剪成的并分别写上地台、依饭、奉神、礼筵等字图案的“彩银”。厅里墙上挂36神画像和各种农作物模型,象征着五谷丰登、禽畜兴旺。当天村寨各户,宾客盈门,很远的兄弟民族的亲朋好友也前来祝贺、参加节日活动。开坛前,各家各户办菜肴,包好粽子,还蒸糯饭、杀鸡鸭,并把谷穗、薯、芋仿制的牛模型等祭祀品供师公做法事。把要敬奉的36方神灵一一请来。请到谁师公就戴上该神的面具“儺”,手舞足蹈地进行表演。不同的神师公就戴上不同的木质面具,身穿法衣,跳不同的舞蹈动作。师公手持锡杖、关刀、法印等法器在鼓乐声中边唱、边念、边舞地进行法事活动。师公通过依饭节聚众祭祀活动作为其传播宗教思想的主要渠道,使仫佬人在听觉和视觉等感官上得到很大的满足。
二、依饭节有六大内容
(一)安坛请圣。分别用红纸写上36方神灵之名。36只是个范数,一个神位可能有几个类似经历的神。但36神有固定的经书内容和出场顺序,且程式具有规整性,唱词均采用民歌的格式,词体结构灵活。供上12种供祭品,然后请神,即敬请神灵。
(二)点牲。即用鸡或鸭来祭祀神灵的意思。各家各户凑足36只鸡或鸭,由师公宰杀其中一只做贡品。
(三)劝圣,即敬神。供上12种荤熟供品。
(四)唱神,又叫跳绳。这一程序进行的时间较长,是依饭节活动的重点。由做法师公依次戴上各神灵面具将对应的神灵请来,按照经书顺序,边唱边跳边舞。
(五)团兵。又称“合兵”“集结兵马”。师公演唱“请兵”,后咬破一只公鸡冠,把公鸡的血带到盛酒的杯中,再唱“合兵”,把血酒分给众人各饮一口,以示团心结力。
(六)送圣,也叫送梁九。
三、祭祀音乐
仫佬族依饭节师公的念唱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歌唱形式、歌唱语言、歌唱音色的寓于民族风情的表演。师公的法事表演,综合了民歌、民间说唱、民间戏曲和民间舞蹈等民族音乐形式。把真声演唱与唱舞结合,时而间插念白及对话的综合性表演于一体。颂神与诵经多为独唱或齐唱,人神对话则用对唱,祭祀的现场还有念唱。师公为每位神演唱的每一个段落是具有情节性的故事表演,其唱词大都是故事性的叙事诗,如《罗英驯牛》《鲁班架桥》《送梁九》等。师公们演唱依饭的经书有固定的内容和唱词,唱本围绕36位神灵生平功德的程式性歌舞,具有固定地、有规律地、多重地颂神、唱神、跳神等一系列的法事行为程序中。目的是让“人”与众“神灵”进行沟通,以达到祭祀神灵和驱邪的目的。依饭歌谣极其押韵,篇幅长者多换韵转辙。主要以言韵文为主,也有三言、五言与七言结合的结构。如《梁九》《三界》。佬族依饭节音乐是稻种农耕中产生的一种劳动文化,其民歌中仍保留着一种原生态的元素,无论哪种形式的表达都没有脱离开千百年来的古老模式。依饭节歌唱风格朴素而没有任何艺术的雕琢,歌唱的语言,是一种更倾向于语言化的物质表现方式。
依饭节祭祀音乐包含有严格的程式性,依饭祭祀的表演风格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活泼诙谐,内容丰富,形式多彩。整个祭祀中,一共有三类人参演,实质上是演职员分工。一是师公主演,歌舞表演的主角是戴面具的师公扮演,其歌舞唱词大都是有个性的长叙事诗。依饭经文是师公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祭祀程式之中。二是由部分演职人员负责打击乐演奏。三是众村民场外表演,扮演的是参与者,参与帮腔和烘托表演,可以说是群众演员。每首歌曲的结束处都有衬腔,帮腔者只在同句拉腔时加入助兴。体现了仫佬人爱唱歌,还喜欢参与戏的表演。将音乐具体类分又可分为歌舞和器乐二大部分。一是歌舞,其实质上属于傩舞。歌舞分跳神祭祀,有固定的程式,气氛庄严肃穆,但形式较呆板。歌舞中还有一种带表演的形式,表演无固定的方程式,气氛活跃、形式灵活。可以说表演性的歌舞,是以模仿生产劳动的动作为主。二是器乐。只有打击乐而无丝竹乐器,且尚未形成独立的乐种。打击乐器以单面皮鼓主奏,指挥锣钹奏出各种锣鼓点,一般先由鼓奏强拍引导统一节奏,锣钹在弱拍加入后再齐奏,鼓点节奏与歌唱节奏基本一致。锣鼓乐除伴随唱腔外也用于唱腔段落间奏与结束尾奏,起承上启下与终止的作用。此外,演出服装与道具。师公表演时穿不同的服装,戴上不同的面具,道具有长斧、中鞭、黄牛。演员们基本要化妆(在场的主演们),充分表露了其“民族真情”“民族意境”的民族风情美。唱腔舞蹈表演,是仫佬族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可以说依饭节是以师公个人表演、观众参和及配合着打击乐的伴奏的总和。
四、唱词经文
仫佬族没有文字记载,仫佬族人只有通过仫佬歌谣来记载、了解自己祖先的事,尤其是依饭祭祀中的经文,由此可见经文对当地人的重要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歷史资料。师公在经文《白马姑娘》中的唱词:“前神送福归筵上,白马姑娘又来临。叹天唱,且唱韶州白马娘。姑娘家住在韶州,自小生来本姓梁。父母生他三兄弟,生得二男一女娘。一兄二兄去识字,五亲六眷尽知通。学罢回家得三载,父母染病命归阴。”经文的字里行间都陈述出白马姑娘的命运,以及仫佬人对白马姑娘的崇敬之情。此外,师公在《送梁九》的经文中唱道:“当初公我做官大,家我富贵个个有。禾也分我有十仓,牛马家有几百驼。兄弟思量做生意,齐去上州贩盐回。个个讲贼便来杀,九官人少咬齿落。蛮贼他就开弓射,第条箭他尾有药。”经文以叙事的方式,来述说梁九生平的故事。依饭经文的取材是民间故事的呈现,可以说依饭歌谣经文汇集了对各位神灵的生平事迹,自然现象的认识,对生产、生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文中纷纷表现出仫佬族对各神灵的崇拜之情,也因为仫佬人在依饭仪式中的诵唱,流传下来不少叙事诗和历史诗。
五、曲式结构与特征
仫佬族的多声部民歌一旦形成,便被定格,所以到今天也只有一种歌腔的尴尬局面。其固定低音的持续音性质的衬腔就再也没有更改,世代相传,仫佬族民族演唱形式完全是同声二部,仫佬族音乐值得赞赏的是建立了二声部,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有了唱与和的相随。
谱例1:
《祝寿歌》
记谱:何 宜
传唱:潘善琼
二音音调(如谱例1)应来自于远古时期仫佬族人类似于音乐的劳动号子,没有固定的音高音律,但二字语调近似于“sol、la”二音音调,并约定俗成的程式化了。低音声部与“sol、la”密切关系,高音声部的是“sol、la”与“do、re”迭加而成的歌腔旋律,二声部旋律高度统一,逻辑性强。高音声部旋律流畅优美,是歌曲的主要声部。低音声部是基础,高音声部是派生出来的。
谱例2:
《我邀请哥上坡游》
记谱:何 宜
译配:罗炳生
低音声部牵着高音声部走(如谱例2),二者形成“纵生横,横倚纵”的关系,纵横两方面的展开同时又不脱离五度框架,构建起纵横向五度框架的基础。以二至四度音程的起伏小跳跃进行,低音声部是衬托性的,总是晚几拍进入。
谱例3:
《初学唱》
记谱:何 宜
译配:梁瑞光
装饰音较少,旋律平稳,吟诵性强(如谱例3)。仫佬族民歌的音域不宽,节奏比较平稳,以多样而严谨的句式结构,灵活而独特地表显出来。
谱例4:
《送花》
记谱:吴人瑞
译配:唐克政
依饭十首有九首为羽调式(如谱例4)。依饭音乐所采用的调式以羽调式为主,对仫佬族宗教祭祀音乐及民歌中大量存在“羽”“徵”调式现象分析。依饭曲调的调式以羽为主,占搜集到曲牌的47%,其次是商、徵,占搜集到曲牌的2%,宫却只占11%。节奏规整,并没有独特地规律。“徵、羽”二音是仫佬族音乐中的基本音,这种现象体现在所有的仫佬音乐中,说明了仫佬先民对音乐和谐的追求。为神奏乐的“羽”音和为人奏乐的“徵”音正是构成阴阳变化的二个基本“音”素,可体现对神、自然的崇拜,其音乐结构和歌唱风格的表现是寄托着仫佬人的理想和追求。
六、结语
仫佬族及仫佬族依饭祭祀音乐是中华远古传统中辉煌流传至今的一支,是中华文明的结晶,这一伟大的文明得到世人的公认,滋养着中华儿女。仫佬族人依靠着对祖宗、神灵的信仰,用稻耕农作文明的音乐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仫佬子民,从岁月的历史走到了当今社会,他们把自己的希望、理想都寄附于依饭节,依饭节也因此被仫佬人无限传承。祝愿仫佬族依饭节未来的发展更加炫丽多彩,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潘琦.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吴才珍.仫佬族风情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仫佬族简史编写组.仫佬族简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5]周建明,王汉光,田联韬.仫佬族传统音乐[A].出版信息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