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学生“慕课”学习的可行性初探
2016-05-30姜南亦
摘 要:随着小语种的广泛应用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何提高小语种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各外语院校面临的问题之一。慕课时代的来临能否为小语种教学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在阐述小语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对慕课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语种;慕课;教学改革
广义上将英语以外的语种称为“小语种”或非通用语种。随着小语种的广泛应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小语种课程。由于市场对小语种人才需求很大、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时,多数毕业生又因专业知识不过硬,基础文化素养欠缺等因素找不到对口工作。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市场选择之后,目前高校小语种专业面临生源不足,就业市场狭小的尴尬。如何提高小语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小语种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视频课程相比,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创新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慕课有着先天优势,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转变,现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
1 小语种教学中的问题
高校小语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体系不够科学。
与英语相比,小语种专业本身对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潜在要求,因此,学校应根据师资力量、学生程度、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适应各领域专业要求,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 1 ]。
其次要对小语种的学制和课时作一个合理的设置,目前小语种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把抽象的语法、时态作为考核的重点,使很多学生成为枯燥、死板的复录机,只会答题考试,所学与应用脱节,专业知识不能体现在具体应用能力上,在实际的语境里不知所以,与实用性要求差距较大。
1.2 小语种学制和课程设置过短
目前小语种在课程体系和课时设置上没有特殊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主要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专业化、宽泛化。教师为保证课程进度,单方面填鸭式地“讲”的时间远远多于学生吸收消化和实景练习的时间,教师基本上没有时间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做练习,而任何语言的提高都是以练习为基础的,所以学生要想巩固语法知识、加大词汇量和提高会话能力很困难,自然学习效果不佳。
1.3 缺少语言环境和小语种教学参考资料
学习小语种的人相对于其它专业还只是一个小群体,从事小语种教学研究的教师则更少,受众少,小语种教学参考资料就少。虽然多数外语学院都配备了外教,但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外教的交流十分有限。出国学习机会少、国内外教学衔接程度不够,语言环境的局限和狭小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慕课教育在改进小语种教学的作用
慕课(MOOC)是指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即在线提供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评估和微证书的管理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视频课程相比,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创新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慕课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于广大学习者而言,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大学中既定的课程安排,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以兴趣为驱动力激发求知欲望,建立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且可利用移动设备随时倒退、暂停、复重播放学习内容等,使学习过程更具灵活性[ 2 ]。
中国从2003年起至今已有286门大学视频课程在网上向学生公开,预计未来我国高校将有超过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 [ 3 ]。面对美国慕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面对慕课的迅猛冲击以及国内高校的快速响应,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新的教育革命[ 4 ]。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在教学理念和方式表现出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5 ]。
3 慕课教育的弊端
随着慕课的发展,慕课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中途辍学率较高,基于教学视频的知识灌输模式,慕课的缺陷体主要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先前知识储备如何,慕课设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是否适合他们;二是学生选修的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程度如何把握;三是学生是否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不会作弊;四是如果学生中途辍学,如何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五是课程开放后,与世界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比较其竞争力如何,在线课程的方式能否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的内容。慕课开发的课程费用如何,慕课运行的技术风险甚至失败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当选课者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时,在线观看、提问、讨论等都会可能引发新问题,支持团队的成本就会增加。大学把自己最好的课程做成慕课是合理和明智的,但慕课的运行与传统授课在实施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慕课有它发展的前景,没有必要一下子把所有课程都做成慕课。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加速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小语种的教学,因此我们应该适时把握网络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契机,充分挖掘和提高慕课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真正的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89-92.
[2] 闫杨.论如何对高等院校小语种教学进行改革[J].传播与版权,2014(11):120-121.
[3] 吴凤彬."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5(1):44-45.
[4] 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2(1):78-84.
[5] 董玲玲."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145-146.
项目名称:小语种学生“慕课”的系统性学习研究(本文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结题论文)
项目标号:Yn-23
作者简介:
姜南亦(1991-),女,汉族,辽宁人,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