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背景下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的构建研究

2016-05-30姜少英

科技风 2016年14期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摘 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职业化为背景,结合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在高校辅导员及其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分类。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确定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六个维度,为沈阳市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开展及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指标维度,模型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情的时刻变化,高校辅导员不仅要紧跟形势,同时还要守住底线,在思想育人的同时还要行为育人。要解决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首先要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有所了解,本研究是在当前辅导员职业化背景下,对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的构建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以期为沈阳市高校思政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保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中医药学校5所高校的80名辅导员。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研究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是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因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主要能力和外延能力,基本能力使辅导员职业需要而必须具备和拥有的能力,如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主要能力则是辅导员这也所必须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而外延能力则主要是辅导员在基本能力基础上所衍生的而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能力,如决策力、洞察力、思考力、观念力以及服务力等。通过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能准确了解政策,了解领导的意图,掌握动态的思想,主动学习,及时处理各类学生事务,正确落实各项决策,保证工作场所全面质量和能力的落实。

2.2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模型

1)模型设计及分析。目前对于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经验性分析和初步的模型设想,且评价并不系统,各维度条目间的关系研究并不明显。为了探讨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各因子维度的相关性,建立比较科学实际的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在分析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能力、主要能力和外延能力,设计了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观念洞察力、决策执行力等6个维度30个测评题目,体现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能力、主要能力和外延能力三个方面。用LIS-REL 8.5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采用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估计得到因子间相关系数。

2)模型科学性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作为测量指标对研究模型进行信度检验,调查的6项维度中“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这四个维度对应的问卷题项具有良好稳定的可靠性,但概念中的“洞察力”和“决策和执行”的Cronbach'sα系数略低于0.7的标准值,可能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强,实际辅导员职业能力调查特征一致,规则更加符合正态分布,导致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信度值较小,但仍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对潜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为0.812,

0.847,0.861和8.33,均大于0.8。

3)效度检验。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皮尔森系数)的测试,在健康的生活环境问卷调查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R = 0.8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3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调查,同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模型拟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模型拟合因子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拟合结果显示整体健身,模型拟合指数RMSEA = 0.002、SRMR = 0.004,NNFI = 0.924,CFI为0.867,拟合模型和对模型的整体拟合很好的显示,符合因果模型的提出与实际调查数据。

3结论

通过对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的构建研究,初步确定了辅导员的主要职业能力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该模型是以职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以职业动态变化为主要衔接手段将辅导员的特殊形态和职业发展进行联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是以基本能力、主要能力和外延能力为主要轮廓,通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观念洞察力、决策执行力6个因素来构成实现。因此本研究所确定的模型结构为沈阳市高校人力职业管理理论和辅导员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冬,毕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22-124.

[2] 张宏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17-119.

[3] 段绍斌,高朕栋,郭胜忠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的有效性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4,(13):84,91.

项目名称:2016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SDSZ-2016-056)“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模型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姜少英(1986-),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