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6-05-30刘胜梅
刘胜梅
摘要:语文教学是提高科学文化的基础工程。学好语文不仅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着直接作用,而且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学好语文首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但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让自己取得高分,更是可以伴随自己一生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81-02
提高阅读能力可以让自己在阅读中获得很多的乐趣,并且能获得更多的人生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滋养自己的心灵,愉悦自己的心情,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若想提高阅读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面狭窄,再加上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低,而这些正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的一个原因。若想改变这些现状,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在学习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文章可由老師把故事的梗概讲给学生,引导学生课下阅读。如高尔基的《童年》,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故事梗概,学生对故事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阅读兴趣。
2.采用阅读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上课时让同学们通过比赛讲故事情节,评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讲得好的同学会获得大家的赞赏,这些同学会受到鼓励,对别人也是一种激励,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次我让学生比赛讲《水浒传》,有的同学因为读过很多遍,讲故事情节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很多同学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课后班里掀起了读名著的热潮。
3.通过让学生续写结尾的方式来阅读。给学生一篇文章,这种方法是在阅读课文之后的一种感悟与思考的延伸。阅读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感悟想象能力,应启发学生对文本给读者留下的空白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在《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一文中,把小说中“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败”改成“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不屑、耻辱,甚至有一种愤恨”,然后让学生为小说改写结尾。改写的结尾必须合乎情理,需要学生认真读文本,再发挥想象去续写。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学生体验了一把写作的快乐。
4.加强朗读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可大声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自由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从而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理解作品。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让有的同学扮演皇帝,有的同学扮演大臣,有的同学扮演骗子,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可以体验出皇帝、大臣、骗子等人微妙的心理,感受到他们的虚伪与愚蠢。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在教学中还可以给学生留下悬念来鼓励学生通过读原著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悬而未决的情节会促使学生像侦探一样急切的从作品中揭开谜底,有了读书的兴趣,不用老师督促,便会畅游于书海,尽情汲取精神食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了保尔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那么保尔年少时为什么会被教父开除?他和冬尼娅又是怎样的关系,结局如何?把这些问题留给学生,他们会饶有兴趣地读原著,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二、培养学生科学读书的习惯
学生单单有了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培养科学读书的习惯,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除课本外,我给学生列出了许多课外书籍的题目,如《格林童话》、《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读古今中外的文章,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自然会提高。当然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阅读,如听广播、上网查阅资料等。
2.教给学生对待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正如课文中所说,书籍好比食品,有的需要慢慢咀嚼,有的需要浅尝。有的书需要反复的读,慢慢的品味,方能明白其中的精髓;而有的书只需要了解故事的大概,就需要我们采用浏览的方法,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去读更多的书。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运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等恰当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儿童眼里的景物特点,这样的语句,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味,百读不厌,越读越感觉句子的美丽,这样的文章读的多了,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而对于像《金鸟》这样的文章,则只需要了解故事的梗概就够了。
3.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读一篇文章,要边读边思考,这样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麦琪的礼物》,文章开头就极力渲染德拉那一头美丽的头发和吉姆最珍爱的手表,作者目的何在?文章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就会深刻理解两人都为对方卖掉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意味着什么,也会为出乎意料的结局而感叹,为文中人物对对方的真爱而感动。
4.养成边阅读边圈画的习惯。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边阅读边把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圈画出来,例如一些标志着行文线索的词句、体现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的词句、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句等。如歌颂、赞美、喜爱、痛苦、悲伤、遗憾、悔恨等词,把握这些词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行文线索,或者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阅读的时候经常这样做有利于更高效的读懂文章,为后面的答题做好铺垫。
5.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成语等要多查字典,在查字典的同时,学习了生字和生词,增加了知识积累,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小时会更加喜欢看书的。
6.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每当读书时都要写读书笔记,写出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读过几遍后你会发现每次都有不同的理解,经常写读书笔记可以促使自己有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比如读《水浒传》这样的长篇小说,第一次写读书笔记可能只会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二次就会注意到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第三次就会认识到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读的越多对作品的理解就会越深。
7.养成做摘抄的习惯。对于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要摘抄下来,加以积累,经常诵读,体会其中的妙处,时间久了,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可以在写作的时候学他的写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8.阅读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如《陌上桑》一课中,罗敷夸赞丈夫官位显赫,家境富裕,官职频频升迁,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读到这个片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出一个美男子,骑着戴黄金笼头的白马,腰里佩着鹿卢剑,官场得意,气宇轩昂,仪表堂堂。这样很容易地理解了罗敷是如何从气势上压倒使君的,自然会想到罗敷胜利的结局。这样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内容,还能夠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三、把握阅读技巧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多阅读多积累,整体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和阅读水平外,还要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1.把握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懂题目在读懂文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题目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还可能是文章的线索,还可能表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的中心。明白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才能顺藤摸瓜,读懂文章。如《济南的冬天》题目就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一看题目就明白中心,一目了然。
2.把握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文体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了文体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如写人的记叙文侧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时就需要抓住这些描写来分析。而议论文,侧重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表达作者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用这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所以把握了文体特点就把握了阅读的方向。
3.把握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精髓,是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一篇文章就要抓住它的中心,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在一般的记叙文和散文中,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如朱自清的《春》,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描绘这些春天的景物都是围绕着新、美、力来写的,这个中心又是通过结尾的议论抒情句表达出来的。只有找到这些中心句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描绘那些景物,才能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
4.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可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脉络。读文章先明白文章的写作对象,再看围绕这一对象分几个方面来写,也就是文章的层次。如《看云识天气》疑问,作者主要围绕“云和天气”的关系来说,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就出现了晴天和雨天的情况。“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学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沿着思路读下去,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提高阅读质量。
总之,要想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日之功,除了需要有阅读的兴趣、科学读书的习惯、阅读技巧外,还需要我们有大量的阅读,长久的坚持阅读。只要用心阅读,相信我们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