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角度下的蒙汉翻译研究

2016-05-30斯琴高娃

科技风 2016年17期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

斯琴高娃

摘 要: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其语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会导致其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整个交流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翻译来实现。可以说,翻译在民族与民族的文化融合或者在世界与民族的文化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另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看法。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其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都与汉族的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我国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及其重视对其的翻译。然而,翻译是一个文化对另一个文化的诠释,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蒙汉翻译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扩大。不同民族之间其文化不仅可以共存,还需要做到共享。也就是通过对应的文化沟通,让其他民族的文化渗透到自身的民族当中,并且在矛盾中,推动两个不同类型文化的发展。

蒙古文化历史悠久,其基本与汉族文化具有同时期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大体趋势下,蒙汉之间的文化沟通却存在一定的障碍。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的文化翻译是达到标准性的翻译,也就是字面的解读。对于一些文化涵义,难以达到对应的水准。

一、蒙汉翻译的内涵

所谓翻译其字面含义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给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内容。而从其深层次内涵来说,其语言的转化实际上也就是文化的转换。而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时,其也就是将一种文化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来进行诠释。从文化角度来说,翻译的功能就是让不同的文化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从而实现整体文化的丰富。蒙汉翻译实际上就是将汉族文化或者蒙古族文化转化成对应的文化内容,使得两族之间的人民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文化。从这点来看,翻译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文化移植过程。不同的民族会因其发展中的各个因素,而产生不同的文化信仰,这种信仰的差异巨大。

而在翻译中,通常存在两个结果:

第一,异化。如果以蒙古族和汉族作为参考,其异化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以源语言文化作为第一要素,使得语言尽量去适应文化的表述,尽可能让人们感受到该种文化。

第二,归化。这也就是提倡要以翻译的语言作为第一要素,在翻译过程中,适量的掌握好翻译语言的表述,使得翻译过来的文化内容与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

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是以蒙古族作为翻译对象,那么汉族语言也就是目的语言。笔者认为,在这个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异化。该种方式能够让汉族最大可能的去了解蒙古族文化;相反,则使用归化,让蒙古族逐渐适应汉族文化,达到文化的趋同。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目的是传递文化信息。而该种传递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落脚点。通常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会显示出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可分为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通常来说,宏观文化意义是指在包括语法意义在内的所有文化信息;而微观文化意义则是只单纯的关注语言的单词、词组、句子等层次。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需求,来确定该种意义的解读,从而实现翻译的准确性。

蒙汉翻译实际上不仅需要去重视两个不同民族间的语言差异,更需要注重语言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实际上都是对文化的一种折射。在跨文化角度下,所研究的蒙汉翻译,实际上更倾向于其宏观文化意义。也就是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因此,这种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交流。

三、跨文化角度下蒙汉翻译的作用

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不同,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民族,因此,其国家文化呈现多元化,内容相对丰富。而一个民族是单体化,其文化相对单一。而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会因为民族的不同,或者民族的地域差异,而产生一定的差别。该种差别对于民族来说,会产生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当前来说,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方面很多,从语言到习俗,从穿着到饮食等,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也正是因为民族文化分散广,且意义特殊,也就造成了蒙汉翻译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或是蒙古族人民无法理解汉族文化,或者是汉族人民无法理解蒙古族文化。翻译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不同民族的人民最大化的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例如,在某些成语中,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简单的翻译只会让其他民族知晓该成语的存在,至于成语的含义,其难以了解。因此,在文化领域中,必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欣赏,从而达到探索的目的。

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这个吸收的过程,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存在,导致吸收相对困难。就我国来说。蒙古族语言与汉族语言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是日常沟通,也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这个障碍对于文化沟通更甚。面对该种状况,就必须要以翻译来实现沟通,从而达到文化的彼此丰富与语言的相互交流。翻译的过程中,会使用最为接近的语言来描述其他民族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蒙古族文化可以使用一定的汉族语言来加以描绘。而汉族语言也需要一定的蒙古族语言来进行表述。可以说,翻译的存在促进了文化的沟通,而文化沟通要求翻译必须存在,两者具有必然性。

四、结语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整个过程中,都会被文化所渗透。因此,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其保留的文化内容依旧存在。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无论怎样,都会倾向于其中一种文化,但是,其也将达到一定的文化融合。而这个融合就是文化的沟通。但是,在这个沟通中,必须要保证翻译的质量,无论是倾向于两者之间的哪一个文化,其都必须要具备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洪红霞.跨文化角度分析蒙汉翻译[J].赤子,2015(5):48.

[2] 刘安琪.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73-74.

[3] 苏日古嘎,韩满都拉.浅析蒙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从文化差异的角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1):48-50.

猜你喜欢

跨文化差异
相似与差异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