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
2016-05-30黄柳芳
摘 要:我国地处地震多发地带,自建国以来我国陆续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等,这一系列地震灾害不仅给我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还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一系列的震后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做好震后人们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微信公众号的系统功能及构架,以及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出发对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和开发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响应的措施。
关键词:地震;心理疏导;微信平台;经济损失
近年来,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这几次地震都出现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不及时或心理医生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震后人们的心理极度不稳定,普遍出现焦虑和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严重者会导致人们出现轻生等现象[ 1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它能够通过一定的图文或者声音传播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空间和时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震后人们由于刚失去亲人而不喜欢与人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喜欢独处等特点等为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灾后心理辅导提供了可能,而且微信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量的激增也促使其成为了政府及公益组织对震后人们进行心理辅导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1 系统功能及结构
1.1 系统功能
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将震后心理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救援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心理教育、针对震后救援不同时期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以及震后各类信息的宣传及乐观向上的态度的宣扬等。
1.1.1针对救援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心理教育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人员的心理状态对于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直观重要,但是在地震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救援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从最初的充满希望到最后的沮丧甚至是绝望[ 2 ]。所以,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救援者进行心理干预。
1.1.2震后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
微信公众号由于可以及时推送心理辅导信息,所以在震后初期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各类应急救援处理方法和安抚信息,在震后中期需要对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并开展心理辅导,在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及时推送各类的心理关怀类短文或者短片。
1.1.3态度宣传
微信公众号需要承担起向人们推送积消息和短文,以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勇于面对地震等灾难的精神。
1.2 系统结构
系统的结构由四部分组成:接口层、数据库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1)接口层:主要完成地震局、心理辅导机构记忆微信服务器的对接功能。2)数据库层:主要包括防震救灾资料库、震后心理辅导资料库以及震后人们心理状态储存库。3)应用层:主要是实现后台管理以及关键词和信息搜索等。4)展示层: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显示心理辅导信息和短片等。
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模式为信息交互模式,可以自动将心理辅导信息和地震信息推送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该系统也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通过手动来完成信息的推送,而用户则可以通过在客户端上进行设置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心理辅导文章或短片[ 3 ]。
2 所用技术
2.1 心理辅导信息与地震阶段同步
地震的各类信息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短文和短片是通过数据同步更新软件将这些信息同步到所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平台上,进而实现了微信平台和地震各类信息的无差别对接。在保证微信平台信息同步时,通常所采用的同步软件需要做到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保证地震信息和心理辅导信息的同步更新。
由于微信平台是与当地的地震局是相关联的,所以相关的地震信息以及震后民众的心理状态都是共享的。
因此,后台运行程序就会通过筛选将符合震后人们心理状况的短文推送到微信平台上,进而对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以保证人们的心理状态良好。
2.2 心理辅导类文章查询
用户可以在手机客户端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自己需要的心理辅导类短文或者短片,其上边会根据地震的不同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职业都推送有相关的辅导类文章。微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以及是否为受灾者或者救援者来进行文章查询,用户通过阅读文章来完成心理干预或者心理疏导。
2.3 抗震救灾小知识查询
微信公众号上具有抗震救灾小知识查询,如逃生、急救和如何进行自我心理干预。而且微信公众号上还具有如房屋抗震等级、高层逃生等地震相关知识,而且这些都可以进行全文查看,这些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保证人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地震微信公众号现状
河南地震局开通的“河南地震公众服务”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包括震情服务、地震应对和科普宣传等服务。河南地震微信公众号主要包括震情服务、地震应对和科普宣传这三个模块,但是缺乏震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这一模块。经过调查后,发现网上现有的地震微信公众号仅有地震信息和地震科普知识,并没有健康教育服务,所以本文对于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本文针对震后心理健康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主要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以及地震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震后人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佳宁,何霆.地震信息微信自动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北地震科学,2014,32(4):23-26.
[2] 贺德强,鄢萍,刘飞等.基于对等网络的网络化制造中信息交互模式及其实现[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3):218-219.
[3] 杨陈黄,志斌廖,诗荣等.全国自动地震速报系统介绍[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31(5):158-161.
作者简介:
黄柳芳(1983-),女,汉族,福建邵武人,本科,助理工程师,副主任,研究方向:地震应急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