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2016-05-30方俊颖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运用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方俊颖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在追求学生内在培养的方向上是趋同存在的。在现代中职德育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德育教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同时还推进了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文章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两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措施的设想,期望能够为中职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關联性;运用措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德育教育的关联性

1.独立。从教育内容和执行方式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两者不能被相互取代。德育工作主要是指向学生的思想道德,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纠正和塑形,在执行时显得更加严谨和严肃,通常情况下德育教育以课堂教育即德育课,和课外教育即德育管理两个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控制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调整,旨在进行学生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的引导,在执行时表现出轻松、随性的特点,而开展形式一般是座谈交流、鼓励及心理抚慰等。可以说,德育教育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先前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的体现在对心理问题的处理上。

2.交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性:①教育目的都是以“育人”为最终导向,通过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内在素养进行引导和塑造,其中包含了情感、意志、认知和行为等多个方面。②两者在内容上均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正面追求,同时一些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由于心理不正常而产生德育方面的错误或过失,因此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够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③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一些德育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进行处理,例如说教、警告,而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用德育手段来解决,如一些规章制度的设计,从客观方面告知学生怎样做是不可取的,学生在特殊心理状态下可能犯错,但因制度的提醒而得到遏制,因而对当时的心理表现进行反思。

3.互补。德育教育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补充。德育教育主要是以大群体的普遍性准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忽略了学生个体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产生抵触和厌倦思想,而中职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可能轻易导致这种矛盾的激化。心理教育则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心理情况的,因此能够在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之前或产生过程中,通过一些开导、释疑、沟通的方式,舒缓学生心中的郁结,将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并且根据心理教育的指示,教育者能够掌握学生产生问题的症结,判断其心理是否出现了病变,从而采取更容易接受的办法从新进行德育教育,有时候适当的宽容反而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德育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观念的改变。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德育教育和心理教学,把握教育的目标和关键,即以学生为中心并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因此教师首先是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表示理解,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其充足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德育工作的判定标准主要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行综合判断,掌握在成长过程中内在素养的欠缺,并因人而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式。总之,根据新的教育模式,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衡量标准,实现教育观念的统一,采用“兼容”“宽泛”的视角来审视学生,分析学生受各种影响下的变化,作为教育的初始依据。在处理学生问题上,需要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判断,究竟是德育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不能将两者混淆,采取错误的办法处理问题只会导致问题的加深,例如:学生本身处于焦躁状态从而出现与同学争执或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如果这时采用处罚形式来处理,则会加剧学生的负面情绪,而由于自身德育缺失违反纪律的,如果用开导、谈话的办法来解决,只会让学生认为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力,更有可能变本加厉。

2.内容及方式方法的设定。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多体现心理教育的一些内容:①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本,坚持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的原则,要求确保学生心理成长,能够拥有较为成熟的心理特征,同时对于学生心理所发生的连续性变化进行掌握和引导。②改变传统评价中以学生认知能力和判别能力为主的模式,融入情感、行为等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且以感情和行为养成为重点。例如多采用一些感性的教育手段,以熏陶、感化、开导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③在多数德育课程中,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导内容进行设计,导致内容支撑下的教育效果出现偏差,即学生非智力素质得到提高,而感知、想象、推敲、记忆等方面的培养相对薄弱,因此还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即在教材中强化对学生智力的锻炼。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良,使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进行结合,并发展成为中职教育中的一种综合性课程。

3.增强教育者的能力。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随着德育教育自身的变化而提高,要求教师在职业能力、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再做精进。①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对于初入学校的学生,可能因为环境不熟悉而对外界产生排斥感,这时候的教师是学生唯一信任的人,也是学生之间连接的纽带。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地进行关心教育,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如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爱好等,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配合,如带领学生参加卫生大扫除、参与学校的各种筹备和整理工作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特点,为学生留下良好的形象,如多保持微笑、谈吐文明、幽默风趣等。②参与德育和心理方面的专业学习,确保在拥有足够教育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对一些实际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合理规划教育过程,能够运用各种资源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学生问题的处理、心理辅导、班规设计与执行、学生行为的推敲与判断等。

三、总结

中职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排除困难同时增强教育的效果成为广大教师苦思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正好弥补了德育教育在心理方面的专业缺陷,同时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具柔性的教学手段,因此需要被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冬桂.试析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1).

(作者单位:四川省蚕丝学校)

猜你喜欢

运用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试分析高职教育管理中耗散结构理论的运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