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球赛风波引起的思考
2016-05-30鲁艳红
鲁艳红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77-02
“拦住他,别让他去”,“怎么了,怎么了”,激烈的喧哗声从楼道里传来。我快速冲出办公室,看见二班门口一堆人,我边走边问“发生什么事?”还没等我询问缘由,尚一明(化名)同学从座位上冲出去,边走边对我说“马上回来,解决个事。”随即又有五六个同学跳起来准备拦住他,在办公室门口把他截了回来。
教室里也炸了锅,我断断续续听出他们说英语老师偏心,篮球赛上没给他们加油,还笑话他们(刚才的篮球赛二班输给了三班)。甚至还有同学扯出早上英语老师因他们没有写完作业惩罚他们是在报复昨天的事(昨天二班和英语老师带的四班打篮球比赛,二班赢了,四班输了)。我惊呆了,因为五分钟前我和英语老师刚看完二班和三班的篮球赛回来,我们俩边走边讨论这场球赛队员们的表现,并没有说什么偏执的话,这“看笑话”从何而来?我是当时的见证人,想给同学们解释清楚,说了几次都被愤慨的同学打断了。我发现同学们特别激动,一时半会无法安静,我只好转移话题,说“如果大家想知道真相,上完课,等大家情绪平复了再说,好吗?”混乱的课堂暂时安静下来,开始听课做笔记。
放学后,我准备找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就先回到办公室。没等我收拾好东西,一位同学冲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你快去劝劝吧!尚一明和英语老师吵起来了,把英语老师气哭了。”等我到教室,英语老师已经走了,同学们都在班里,我一看,情绪激动的不只是尚一明了,这种情绪已经蔓延到全班了,就连我心目中的大公无私的女神——班长乔珍珍(化名)都在其中,她声泪俱下的对英语老师的不满控诉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愤怒。我强压住他们的怒火,向他们描述了当时我和英语老师在球场上的具体情况,我俩都说了什么话,希望他们不要意气用事。很遗憾,大家并没有被当时的真相说服,还是各执一词,我看时间很晚了,怕路远的同学回家不安全,只好说:“放学了,大家都回家吧,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再处理。”
第二天,班主任、我和英语老师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同学们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该偏听偏信,不问青红皂白就迁怒于他人;不该在没了解清楚情况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揣度挑起事端,激起众怒;最后,同学们也诚恳地向英语老师道歉,学生家长对孩子也做了一番教育。
虽然这场风波过去了,却给我留下难言的困惑及思考。我在想责任、自尊、换位思考都是我们平时教育的内容,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育中我们教师应该运用怎样的智慧面对越来越多学生的“个体发声”?我想,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有一些原因吧。
1.浮躁是影响这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毒瘤
浮躁是我们这个时代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浮躁对我们的教育毒害至深,违反了教育长效性原则。其实教育给人的回馈是越久越醇香,但急功近利思想把教育的美扼杀在萌芽中,造就越来越多的“读书无用论”。
2.无度成为教育规则的元凶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迅猛充斥学生的头脑,创造或改变学生的价值观。谦逊、礼让、慎独、反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闲置、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独我、张扬、逃避、推卸,把彰显个性变成性格张狂,把尊重差异变成唯我独尊,让教育中的相互尊重、理解成为空谈。很多师生矛盾案例中就是教育中的无规矩造成的。
3.教育合力的缺失让教育孤掌难鸣
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心路历程的完善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学校的客观引导,社会的推波助澜,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给孩子做出某方面的缺失。这和部分家长的不懂教育,社会氛围营造不足,学校情商教育弱化有很大关系。
教育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教师在这种背景下的煎熬是痛苦的,失去了教育的初心——为人谋幸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变,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尝试的。
1.最大化地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谋取人类幸福
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我们需要努力把它付之行动。首先,作为我们教师自己要坚定这个伟大的信念,要把在教育中履行的各项职责都赋予“为人类谋幸福”的使命。其次,在谋取自己幸福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受教育获得自己的幸福感、成就感。
2.学校做好学生“德智双修”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情商为主的德育是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活动为载体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比如召开主题班会、体育竞赛、课外兴趣小组,特别是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等。活动中的得失成败,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的思想浪花,教师及时正确引导,不断规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想发展状态,这期间不断发挥班、队、会的积极作用,活动还要做到少而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3.家庭环境与社会氛围的营造
(1)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学生品德养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宽松的家庭环境会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暖暖的亲情会培养学生的好性格。
(2)健康的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文化环境健康,人人愿意追求思想进步,乐于提高自身素养。《孟母三迁》就体现了学习氛围的魅力,环境造就人才,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良的社会秩序,人人思进的文化氛围,怎能不带给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呢?就像我去北师大学习,由以前一年读不了几本书到几天读一本书,不学不行呀,教室、路上、餐厅到处都是学习的身影,到图书馆都得早早去抢座位,上课记笔记、下课写心得,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充实了,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大家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的热情不断被点燃、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