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扎染艺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2016-05-30王燕
王燕
摘 要 教师通过对民间艺术知识的扩展,把扎染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间艺术,教师结合教学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手工扎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扎染艺术知识的教学,调动教师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研究的积极性,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学生通过对中国扎染艺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体会扎染艺术的魅力,加强对祖国文化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 整合 扎染艺术 课程资源 切入点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76-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从课程资源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惟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适应地区的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于技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扎染艺术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中国古代灿烂纺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在机器印染工艺的冲击下,传统印染工艺因其特有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怎样让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并适应新的时代,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扎染的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把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发扬光大。
教师通过对民间艺术资源扎染内容知识的扩展,结合学校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民间扎染知识和技能,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把扎染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教师结合教学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手工扎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扎染艺术知识的教学,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调动教师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研究的积极性,在传授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通过对扎染艺术的学习,体会扎染艺术的魅力,加强对祖国文化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师怎样能把课外的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相互整合是关键。我们在教会学生手工扎染技法的同时,寻找美术课程中的与手工扎染相关联的地方,将课外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衫主要设计类别与功能,在认识文化衫的主题、风格、色彩、材料等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融入相关的扎染技法的制作。例如文化衫的领口与袖口,教师要教会学生简单的串缝法,用这样的针法可以染出二方连续样式的图案,而文化衫的前胸或后背,根据学生对扎染技法掌握程度不同,可自由选择,自由捆扎法,夹染和扎染结合的方向,或先缝再扎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扎染的方法制作一件文化衫。《墙壁小装饰》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业内容中也涉及到一些“造型.表现”领域的知识,是一节既重设计又重情趣的课业。学生通过欣赏形式各异、风格多样、材料不同的墙壁小装饰,了解装饰作品的基本知识,探究装饰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作品可以烘托和提升空间环境的艺术品位,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学生通过几年扎染技法的学习,已经能设计出简单的图案,染出一幅漂亮的扎染作品。让学生用各种材料与扎染作品相结合,大胆创造制作出一幅幅壁挂作品。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把几个课例课程整合前后对比,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美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提高了美术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推动了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学校教学特色。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明显提高,一批优秀教师在不断成长,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有了明显的转变,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美术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和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美术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