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及路径创新与重构
2016-05-30刘亦明
刘亦明
摘 要: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时代重任,因此,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茁壮成长,而且还有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和谐校园的构建。该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这4个维度,分析了导致当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建议从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要专兼结合与齐抓共管、优化社会心理环境这4个方面进行重构。
关键词:思政工作 心理健康 缺失 重构
中图分类号:B8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137-02
由于大学生受出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的社区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呈良莠不齐态势,为此,为了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缺失原因的分析
为该研究的需要,笔者围绕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将导致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失的原因进行整理、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1 个人成长中的忽略
走访发现,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上只要有困难就电话告知父母,心理不愉快就借酒浇愁,不知道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通过向朋辈倾诉、向辅导员寻求对策,或者采用体育锻炼活动的方法来发泄个人的负面情绪。相关研究表明,已被媒体曝光的大学校园案件之中,“大学生案犯”多是因为他们心理健康有问题,日积月累后,得不到正规途径解决所致。
1.2 家庭教育的缺失
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绝大部分大学生出自富足家庭,他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在监护人的周全照顾下,童年和青少年期间过得顺畅无忧,生活上几乎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心理上没有遭受过打击,家长也缺失了此方面的教育工作,换个角度来说,孩子心理上也因此缺少历练。孩子考上大学后,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日常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情况,例如:吃的好不好、钱够不够花等,其次关注的是毕业后找工作或继续深造等前途问题,对孩子的心理所想与所为从不提及,呈放任自流态势。反之,极少数大学生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出自较为悲催的家庭,由于心理健康状况受损,造成性格孤僻、不合群、易冲动等病态心理。此外,在大学群体生活中,和同学、室友在物质生活方面相比差距太大,心理积怨较深,如果不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疏导,此类大学生很容易会因为日常琐事导致不和谐事件的发生。
1.3 高校思政工作的缺位
走访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正常开展思政工作时,能按照中央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多是捎带而过。诚然,由于心理活动具有不外显的表征,大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心理活动方面的信息不易被思政工作者捕捉与发现。同时,由于就业市场人才竞争的激烈,部分高校为提高该校在读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工作重心偏移,重视对大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思政工作中的诸多细节,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工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缺位,时间和空间的有限而被疏忽。
1.4 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我国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但在个别领域,其实存有利益固化的藩篱,在遮挡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阻碍着依法治国前进的步履。所造成负面影响,通过网络等媒介渗入校园。心理发展上处于可塑期的大学生,在个别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就可能导致看不清主流方向,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再者,社会大众在评论一个大学生时,往往只片面地盯着他们就读时高校的级别、文凭学历、所学专业上,毕业后也片面地看一个大学生是不是考上了公务员,在哪里当官等。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毕业后是否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等从不提及。大众传媒方面,也根本没有结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采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客观地评价一个大学生。
2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创新与重构
2.1 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在读大学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一代新生力量,在思想上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之中,应以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树立远大志向为航标。当出现学业压力、经济微困、个人情感纠纷、人际关系紧张之时,首先要在心理认知明白人生挫折难免;其次在行动上要端正心态、提高心理抗挫能力,做到心理上不退宿,意志方面不消沉,且要有健康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积极寻求对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与阻力,迎难而上,认真完成学业、回报社会;最后,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碰撞与经济社会物化浪潮的荡涤,要认清政策与形势,守法遵纪,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2 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范畴。许多家长在子女考上大学以后,精力主要放在对孩子的经济支持上、对孩子前途方面的重视上,忽视了对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作为父母,在其子女上大学期间,更要高度关注子女的心理发展倾向,因为孩子有很多心理话不愿对别人讲,但喜欢对妈妈讲、喜欢与妈妈交流意见与看法。为此,家长要经常配合辅导员教育子女,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要教育他们逐渐学会独立自理、摆脱依赖家庭心理,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向父母、老师寻求对策,以活泼开朗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同时,家庭教育要给子女一定的空间,在学习、就业、个人情感、继续升造等方面,不要规划出不现实的过高期望,否则,只能增加孩子的心理重负,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1]。
2.3 学校要专兼结合、齐抓共管
2.3.1 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要重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注重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师资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与主要保证。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由教育管理者、思政工作者、辅导员为专职的师资队伍,由各学科课任教师围绕授课院系班级所组成的兼职队伍,发挥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结合我国大学校园近几年因大学生心理疾病而引发的案例,系统地讲授心理疾病的危害,强调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警示大学生,要经常反省、自查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问题要及时矫正,在日常生活中让心中充满阳光。首先,兼职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该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结合该学科的特点,例如:课堂辩论会、操作技能中的模拟训练、毕业前的社会职场心理测试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良好时机。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与训练,大学生在不同的场所、接受不同风格的影响和指导,既克服了工作方式的枯燥性,又避免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程式化[2]。其次,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内容、方法等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各学科教师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齐抓共管、协同创新,共同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
2.3.2 利用好网络优势资源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基于大学生都有电脑、都爱上网、都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事实,建议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矫正工作。众所周知,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和辅导员队伍都是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同样也是大学生出身、毕业于高等学府,熟谙外语和计算机网络操作,由于工作性质,他们又熟悉和贴近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对于“爱面子”的大学生来讲,也确实不便于公开。网络交流优势之一可以用网名。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教育、开通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健康交流QQ群等,利用网络优势资源,了解大学生当前的社会心理,及时进行引导与疏通,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主动为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其走出心理阴霾,迈向思想阳光的开阔境界。其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对他们还要经常性地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工作[4]。
2.4 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学者罗慰年的研究认为“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性格,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才模式。因为人的社会化实际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下发生和完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社会成员有巨大的制约、塑造。”当前社会环境中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观造成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一般都处在一个相对单纯的、较为封闭的学习环境之中,对社会的复杂性接触甚少,社会大众心理对他们的影响还微乎其微。当他们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在相对开放的高校时,校外人群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产生了影响。这种“异源文化”造成的心理冲突,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向发展。由此可见,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为依托。为此,全社会应高度关注社会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新形势下,为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发展、凝集社会心理共识,在习近平同志4个全面建设引领下,要继续加强和完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大力度惩治腐败、改善民生、确保全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努力构建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氛围,提高社会大众的心理认同感。使大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上的洗礼和环境的熏陶,进而心中坚定信念,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实现对自己心灵的塑造与个性的升华,心理健康指数也将得到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学海,2007(6):200-202.
[2] 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148-149.
[3] 黄一诚.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时空,2007(15):5.
[4] 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