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5-30郭素华
郭素华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57-01
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从根本上说,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包括兴趣、责任感和心理年龄,外因包括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与文化环境。责任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不断转化。分析这些因素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的教学,不要让中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一、兴趣、责任感和心理年龄
1.爱好引发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科目上表现得较为优秀,那就说明他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例如,我班的学生小虎。从考试成绩看,他一直是班里的倒数几名;可从动手能力看,他却是班里不可多得的修理人才。如果班里的公用设施坏了,只要一经他手,定能修缮一新。初中毕业后,小虎选择了技校,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为以后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
2.责任感是一柄双刃剑
当责任感发挥其作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以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例如,我教的的小李和小王,她们既是同学,又是朋友。虽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性格外向,一个少言寡语。因此,两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小李对待学习很认真,责任心很强;小王则整天嘻嘻哈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按她的话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两人对学习的态度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小李的父母是教师,有较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很出色,把学习搞好就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小王从小身体不好,父母只希望她能够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因此,小王从小就心态平和,虽然学习的责任感欠佳,但聪慧的她成绩也不差。高中毕业,两人同时考进大学。不同的是:小李进了一本而小王进了二本。但生活总会跟我们开玩笑。据说,刚上大一的小李患上了急症,需要休学。原来,上了大学的小李学习依然刻苦,但面对众多的佼佼者,她的好胜之心摧垮了身体,这是压力过重,责任感太强导致的。
3.心理年龄小的不利之处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在12至15周岁,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心理开始趋于成熟:一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二是开始注重自己在班级中的学习地位;三是注重在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满足;四是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这一年龄段,学生可能会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以赢得自己在学习中取的得一席之地。但是,在这些中学生里存在较多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符的“小顽童”,他们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小。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稚气未脱,缺乏学习的目标。例如,我班的学生海子,聪慧、淘气、贪玩。当别人衣衫整洁地坐在教室时,他总会穿着皱皱巴巴的衣服冲进教室;当别人午休后开始为上课准备文具时,他总是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颠儿到座位上,这定是刚打完乒乓球回来。我每次对他提起学习的重要性,他都表现出一脸的虔诚。只可惜,他顽劣的天性始终不改。心理年龄小的学生那与生俱来的天性不断和周围的环境摩擦着、碰撞着,双方都见证着失败,都心力憔悴。面对这种局面,教师该怎么做?恐怕只有等待那不成熟的学生慢慢长大,渐渐明理。
二、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与社会氛围
1.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将会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宽松的家庭环境会营造民主的氛围,暖暖的亲情会培养学生的好性格,而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将会催生学生的学兴趣。例如,我教的学生小云,其母是个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其父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出租车司机,但对女儿的教育和辅导特别上心,他们既细致而深入地了解女儿的学习状况,又虚心地和老师们交流、探讨,并在最佳时机给女儿提供适宜的引导。因此,小云不仅健康而快乐地学习着,而且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及时引导和有效教育所起到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催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她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2.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在学校里,那些被中学生喜爱的老师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蔼可亲、关爱学生,善于交流、非常贴心,具有涵养、尊重学生,格外敬业、责任心强,学识渊博、富有深度,人缘较好、具有威信。因为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所以愿意聆听其教诲,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水平的人。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例如,给我们学校教语文的老师。她为人幽默风趣,能和学生平等对话,并且责任心也很强,个人素养较高;她的课堂民主而富有激情,学生的热情不断被点燃。就这样,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