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探究

2016-05-30秦毓梅

科教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秦毓梅

摘 要 笔者以库伯的经验学习周期作为理论参照,从大一学生干部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探索构建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其中,根据学生干部的需求与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体验式情境是前提条件,精心组织情景体验、反思分享、认识升华、实践检验等环节是帮助学生干部将具体的经验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学习的关键步骤,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是有效提升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大一学生干部培养体系 反思观察

中图分类号:F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78

Abstract Based on Kolb's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a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ential training mode of freshman cadre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s of the freshman cadres. Which,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 cadres design flexible and diverse experiential situation is a prerequisite, carefully organize the scene experience, reflection, sharing, understanding of sublimation, practice test link is to help student cadres to the specific experience of conversion is the key step in the inner personal learning, counselors of student cadres are full attention, dynamic management, guidance and feedback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 cadres.

Key words experience teaching; freshman cadres training system; reflective observation

1 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概述

大一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顺利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保障。由于大一新生刚入校,新生中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在自身适应、角色定位、工作经验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专门针对大一学生干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经验分享较多,缺乏理论支撑,也没有成型的模式与体系。

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周期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g cycle)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该理论在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倡的“经验学习”和“从做中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学习过程是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四个阶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经由反思领悟出新的原理和观念;行动经验则是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循环往复,成为体验式学习重要的理论支撑。

笔者从新生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出发,以库伯的经验学习周期作为理论参照,从大一学生干部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探索构建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模式,灵活选择或设计不同类型的体验情境,在情境体验、反思分享、认识升华、实践应用等环节精心组织,对学生干部进行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能够有效提升大一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并在新生班集体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绩。

2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2.1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主体

根据大一学生干部的不同特点将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分为两个层次:即以学生干部负责人为核心,辐射全体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负责人即指班级中的班长、团支书,也指学生组织中的负责人,他们是学生中的灵魂人物,对于其他学生干部发挥着管理、引导、支持的作用,其个人特质与领导风格往往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他们能够在学生干部中脱颖而出,一般都有着较为出色的个人能力,但是在管理班级事务、领导团队分工合作以及支持引导普通学生干部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短板。体验式培养体系以学生干部负责人为核心,重点提升其领导力,使之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坚实抓手。

普通学生干部在大一的学生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他们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而且相对于负责人而言,他们更接“地气”,更能了解同学的真实想法与真正需求,根据工作观察与调研,普通学生干部需要培养的重点是提升具体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等。一些辅导员往往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对普通学生干部的培养,很多时候就是把工作交代给了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安排分配。长此以往,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普通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是体验式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采取班委例会、班委测评、班委述职多种形式实现对普通班委的体验式培养,提升其工作质量与工作热情。

2.2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基本环节

体验式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其核心以库伯的经验学习为理论参照,具体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环节:情境体验、反思观察、认识升华、实际检验。

2.2.1 情境体验

学生干部体验的情境分为三种:一是辅导员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抓住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有影响、有触动的事件与时刻,引导学生反思,将具体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如以优秀班级评选为契机,引导班委不仅仅只是纠结在结果上,而是在评选过程中学习班级建设、团队展示的相关经验。二是设计模拟情境,根据学生干部的特点开展特定主题的团体辅导与拓展活动,让学生干部在这种模拟情境中亲身参与、经历挑战、完成任务。这种模拟情境与一般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训不同,除活动选择与过程引导与学生干部的学习工作较为紧密联系起来外,对学生的持续支持是重要特点。三是设置实践情境,推动学生干部根据班级学生需求与学校要求自主举办相关活动,让其在策划、组织活动中得到锻炼。与一般意义上学生活动相比而言,体验式培养体系更加注重为学生干部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提供反思空间和营造反思氛围,引导他们通过反思去观察和体会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

2.2.2 反思观察

实际经验并不一定带来学习与领悟,必须通过反思才能产生学习,所以辅导员引导和推动学生干部进行反思是体验式培养模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体验式是培养模式区别于一般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体验过程中具体经验的关注与触动,加上学生干部不断提升自我的成长渴望成为学生反思与观察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限,学生干部对相关经验的反思可能停留表面或者不了了之,辅导员要从外界引导和推动学生干部进行反思。例如在实践情境中引导学生干部在活动策划时能够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在活动组织中主动调动普通班委的积极性与班级同学的参与度,在活动结束后也逐渐养成团体反思的习惯,共同完成活动总结报告,反思空间的提供与反思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成长契机。

2.2.3 认识升华

通过反思观察阶段,学生干部觉察自己在体验过程对人、事、物的想法与行为,开始审视自己的惯性思维与偏见,也对他人的观点有了更多了解,对于外在环境更多了自己的思考,这对大一的学生干部来说,一方面是成长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可能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一些困扰,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和意见做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对错误的认识要及时指出并给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干部的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协调统一,达到了认识的升华。

2.2.4 实践检验

学生干部把体验后总结的新结论迁移到生活和学习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而新的行动经验又会带来一些观察与思考,通过反思,又会带来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的周期就如此不断持续。

大一学生干部的体验式培养体系就是由不同层次、动态循环的学习周期构成,学生干部通过去反思观察自己在体验情境中的实际经验,不断更新对人、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再应用新观念于新的体验情境中,由此得到自身的不断成长。

2.3 体验式培养体系对实施者的要求

(1)专业储备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2)角色定位要求。在体验式培养中辅导员的身份不是传授者和指导者,应该是引导者和协调者。以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自己来发现、分析、解决、总结和分享,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和充分的反思机会。(3)时间精力要求。实施体验式培养体系,辅导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情景方案的设计。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应有意识地结合目前90后学生的特点去收集各种素材,并不断将设计的方案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3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反思

大一学生干部体验式培养模式以学生干部为主体,辅导员为主要实施者,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推动了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和新生班级建设。其中,根据学生干部的需求与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体验式情境是前提条件,精心组织情景体验、反思分享、认识升华、实践检验等环节是帮助学生干部将具体的经验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学习的关键步骤,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全程关注、动态管理、引导与反馈是有效提升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体验式培养模式的推广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辅导员在专业定位、角色定位、时间精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学校相关教育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仅凭个别辅导员的热情与单打独斗难以取得长久深远的教学成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体验式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估,引起学校层面的重视与支持,为体验式培养模式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娟.论大学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的构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2] 陈飞.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评论,2010(3).

[3] 孟思莹等.大一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学理论,2013.4.

[4] 徐媛花.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以体验式学习为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 许佩卿.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实施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在大学生面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习重在体验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探析
体验式学习在企业经营模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重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