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高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2016-05-30孙晓萍
孙晓萍
摘要:在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等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对其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各个高校先后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企业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同时,可以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可以使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技术与设备互补,为双方发展节约成本。但是,在其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进行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社会转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075-02
校企合作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并能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高校、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企业与高校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较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其实践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仍旧存在一定的問题与缺陷,这就需要积极的转变其发展模式,并对其合作运行机制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改进,从而保障校企合作的健康、长久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当前高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中存在地位差异
在高校校企合作中,高校能够主动积极的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是其合作效果且不够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不能集合企业的发展需求,还不能较好的衡量校企合作之间的利益,不重视企业的利益诉求,
不能充分考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合作意识比较欠缺,不能开创校企合作项目,不能吸引企业产生与高校合作的意向,对校企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1]。
(二)政府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要求政府能够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高校与企业科学化、标准化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不够明确,还尚未发挥出其具备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职能。尚未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法律机制还不够完善。这就很容易导致,在校企合作中对合作的双方责权不够明确,往往还存在一定的利益诉求交叉,导致校企合作恶化,从而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高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首先,有很多高校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需要。虽然当前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的尝试,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强调加强工学过程的有机衔接,但是在高校教学的中教师教学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带领学生到实践中提高其专业技能。其次,企业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为了能够保护其自身的知识产权与关键技术,在进行合作中不会将关键技术透漏给到企业实习的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只能获得比较浅显的知识,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2]。最后,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既要扮演发起人的角色,在合作过程中进行组织与策划,当合作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还要负责解决疑问题。在校企合作中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维持比较长久的、良好的合作关系的。
二、高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
(一)构建以激励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调动合作双方的经济性,是不断提高其合作质量,实现校企合作成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在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起以激励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该问题。通过在校企合作中构建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合作的校企双方提高其培养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的积极性,促使校企合作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在合作中,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领导与专业技术带头人到校兼职带课,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人员就可以结合其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企业也可以邀请合作学校的相关领导到企业兼职[3]。
(二)构建以约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为了能够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其合作还应该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能够构建以约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其合作运行机制能够受到相应的法律机制的约束。具体来说,就是在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要求其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要求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对合作中双方需要承担的职责权限以及在违约后需要付出的代价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高校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还受到法律的约束,能够使其合作更加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高校和企业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与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能严格执行,规避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违法现象[4]。
(三)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在高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离不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校企合作中人际交往以及沟通交流,对二者的良好合作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合作领域与合作内容,还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规定和优惠政策时,加强校企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是实现其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校企合作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构建切实可行的情感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在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疑问、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沟通与解答,使双方都能够互相信任。
(四)构建高效的政府导向机制
政府与政策对高校教育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政府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可以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各个行业需要进行转型与升级,这就使得市场中对优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转型的需求,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校的扩建与发展。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结合当前社会中企业发展需求和高校内在发展需求,并能够结合二者利益诉求,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导向机制,制定合理的政策,从而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5]。首先,要加大是对高校教育的投入,政府的各级部门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情况,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保障机制,促进高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同时,还要鼓励当地的企业与社会中的其他闲散资金能够投资高校建设,解决高校在建设中的资金困难。其次,要不断加强宣传高校教育,可以通过应用多种媒体与手段将高校教育理念贯彻下去,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构建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为了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收到较好的合作成果,还要建立其长效运行保障机制。首先,要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即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能够使高校课程专业与企业产业、教师与技术人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内容实现对接。在高校中实施开放的教学体系,可以将企业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较好的满足社会与企业的要求。其次,还要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能够建立起立体、多元、全面的评价体系。高校可以在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能够根据合同形式来对其考核指标进行设置,规避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考核评价指标不科学的问题。最后,还要结合校企双方的需求,对其科研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6]。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为了能够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对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校企合作,保证高校校企合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此外,还要保证在其合作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能够建立起保障高校与企業的资金安全体系,使高校和企业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校企合作的成果,实现双赢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期,这既为高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二者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通过使高校与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对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进行创新,不断增强合作绩效水平,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发展实际、发展战略等构建起更加多元、完善的运行管理模式。创新高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仅要政府能够全面发挥在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的作用,还要根据点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各方的诉求,从而为校企双方提供其合作所需的人力资源,促进高校校企合作管理。
参考文献:
[1]徐耀鸿.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讨[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6-41,68.
[2]郝国强.社会转型期高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4):43-44.
[3]钟嘉妍,朱俊.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培养机制 教产紧密对接 加速转型升级——中山火炬职院与企业共建利益链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7):64-69.
[4]安静,陈臣,崔民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
[5]沈云慈.市场经济视角下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化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42-44.
[6]许淑慧.地方高校转型期如何化解校企合作“一头热”[J].高教论坛,2015,(4):36-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