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30徐宝玉
徐宝玉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31-02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已近五年,期间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彷徨。面对层次不一、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孩子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45分钟要效率是我刻不容缓需要深思熟虑的第一要务。
一、提升自身魅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影响人格的职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爱上老师,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1.爱岗敬业,勤奋好学
在入职的一年里,我不断追求进步,完善自我,积极参加各种公开教学的展示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听取他人意见,尤其是组内同事的悉心指导,让我的课堂教学更进一步,在今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是对我努力的最好的肯定。
2.面向全体,关爱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发自内心关爱每位学生,不偏袒优等生,更不漠视后进生,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自信和温暖,以及可以触摸到的希望和未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听课效果倍增。自然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二、精心准备教案
备课是上好课,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们要下大功夫备好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及备学法等。备课时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好教材,把好学情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做到因材施教。
1.了解学情
此环节在实施有效教学的备课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由于我校未正式启用学案导学方式,为了充分了解学情,课前我坚持学生预习,并进行预习测试,从中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中新课程改革显著的特征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我们教师的教法的改变,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法,讲授内容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有人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你电视节目再好,信号再强,他,啪一声把电视关了,你没辙。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以学生为本,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正所谓当其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比如说,《受精作用》一节,我是这么设计的:
(1)通过观看“受精作用”小短片,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并加强对过程的掌握。
(2)学生阅读教材并欣赏图片,提出相关问题,并设计讨论环节自我解决问题。
(3)教师补充问题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受精作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4)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总结课堂知识点,拓展联系已学知识。
(5)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三、实施有效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效的教学是教师要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适时、适度的点拔和启发。这要求教师除了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明晰的教学思路、恰当、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外,还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
1.让学生做主角
必修2《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设计如下:首先,让学生自己在下面根据摩尔根提出的假说画出遗传图解解释实验现象,同时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共同完成一个图解,然后请大家就黑板上的图解进行点评和分析,最后教师给予补充和点评,并留一道相关习题。结果证明,这一做法的效果很好,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参与到课堂中,不把自己置之度外,不但了解画图解的过程,同时也能在点评和分析中规范了遗传图解的书写,自然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也是非常有效的。
2.有效提问与倾听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互动式的。要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或互动状态,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问”和“倾听”。“有效提问”是在备课中精心设置问题的基础上实施的,问题设置要有目的性、适切性、启发性和层次性,提问面要广泛、随机、面向全体学生。而“有效倾听”应注意:一要尊重对方,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目光直视对方,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并适当走进学生;二要耐心,问后要等待,宽容和理解对方的感情和表达方式;三倾听过程要有回应,启发要提供线索,追问要补充信息,并及时给予评价,点评要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并兼顾普遍性。所谓善问与善待问,长其善而救其失。
四、不足之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要顺利完成这样的题目,需要平日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等切实的实验能力的锻炼,而我却只要求学生弄清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操作视频或演示实验的方式掌握教材现有实验,给学生造成了被实验的思维,缺乏实验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在日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我本身还是学生,都迫切需要提高高中实验能力,加强重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