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6-05-30刘宁

科技资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模式课程

刘宁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贴近行业标准、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而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技能大赛是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行业企业实际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了一种“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把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把竞赛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104-02

1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内容

1.1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或学习伙伴的相互协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的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的四个要素。其中“情景”就是模拟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在进行比赛的过程是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因此,把课程和技能大赛耦合,就是要求学生平时上课时也是分组合作,进行“协作”;在学生完成一个项目之后,老师要进行点评与指导,进行“会话”;通过这些环节之后,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建构”出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2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基础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耦合”的教学模式是在该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并获得“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分赛项”团体奖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参加了职业技能大赛后,该专业教师真正了解了行业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要求,了解了该门课程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重点,在此基础上对《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的内容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耦合”的教学模式就是把课程内容分为若干项目,项目按照行业企业要求掌握的技能点进行设置,每一项目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学生操作,学生在项目中作为主体,给学生提供的资源也是真正面向学生,提高学生主动性。《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以前采用项目教学法,但只是简单的把内容分为项目,项目的分解更多是面对教师如何教,却忽略了项目教学的真正意义,项目的分解应该是面对学生如何学,所有的教学资源应该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因此,课程项目的设置就应有针对性,真正贴近行业企业,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划分,项目内容的设置是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相关的。

教师和学生接触行业企业并能够锻炼自身的直接途径就是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因为现代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设置的特点就是要充分了解该行业的现状,使竞赛项目能适应该行业最成熟、最常见的技能要求并结合该专业对口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目前《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在进行项目设置时就充分考虑了项目要适应企业的需要;项目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因此,该教学模式就是以项目为桥梁,把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把竞赛内容融入到项目中,使竞赛内容项目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实践,培养学生自信心,使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攀升,实现教学目标。

2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采用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前项目设置的盲目性,使项目设置趋于目标化、行业化,该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改变了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

(2)通过“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不断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去实践探索,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中项目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3)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 基于“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耦合”的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在对《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进行“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适应当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大环境,现归纳出以下几方面改革的途径。

(1)课程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紧贴社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项目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2)改善条件,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兴趣是激发创造的动力源泉,学习一门技术首先需要培养兴趣,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整合有效资源,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实验、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为学生主动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

(3)了解学生实际,狠抓学生基本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论基础不过硬,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从细微处入手,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材施教,既不能否定学生的能力,也不能高估学生的水平,有步骤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实践。

(4)引导学生,增强协作精神。没有协作就难以形成气候。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人为木,众人成林,只有众人拾柴才有火焰高的局面。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校外的科技竞赛,给学生人人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竞赛的大环境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同时通过参加大赛懂得团队协作精神。

(5)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法设计教学,以任务为抓手,以贴近行业企业标准为目标。

4 结语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从来不缺少实践环节,但学生的实践能力仍显不足,而且往往实践不能贴近该行业现状和企业生产实际,针对这一现状,使课程和职业技能竞赛耦合,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管理,2014(8):33-35.

[2] 黎万平,胡华文.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物联网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5):113-114.

[3] 袁泓.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5):385-386.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