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焊接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30孙瑞霞

科技资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焊接技术教学改革

孙瑞霞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好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工业的发展让处于生产第一线的焊接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而焊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又有赖于我国各职业院校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与传送。该文主要从职业院校的焊接技术教学改革入手,介绍了我国焊接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并针对其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分别从理论、实践以及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对我国焊接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具体意见。

关键词:焊接技术 焊接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100-02

随着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影响到了对焊接人员综合技术能力的要求。目前,市场多焊接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具有综合性技能核和多元化素养的技术能手。那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且具有丰富的焊接理论知识、专业焊接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因此,职业院校开设的焊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水平,对我国焊接业未来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

1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发展要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焊接专业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对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要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的焊接人才。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落实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改革。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专业性高素质焊接人才的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所培养的人才在实践生产中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根据焊接教学专业的自身特点,为了保障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需求,必须制定一套能够促进焊接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2 高职院校针对焊接专业实施的教育改革

2.1 理论教学革新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该专业所授教学内容的差异,实施4种教学方法:第一,整合现有的各种专业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学习,采取优势互补的方法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第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制作优质的视频课件,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第三,教师在理论教学课堂中进行实践操作,把焊接设备等工具带入课堂中,边演示边授课;第四,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焊接车间和工地去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焊接工作有直接的实践感受。

2.2 焊接技术实训教学改革

(1)及时调整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3项,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高职教师要从以上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这些目标成为高职教师工作的导向,由此来对课程结构进行构建,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工学交替”是焊接专业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积累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制定适合学生岗位发展的指导书。

高职院校使用的教科书往往偏重工艺技能,并且缺乏任务指导和实践设备。因此,在实践中根据实训要求,制定合适的实训课题非常重要。实训课题要在内容上突出课程的职业导向作用,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过程中,要知道学生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解决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高职院校要和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扩大课堂教学外延范围。

高校培养一名优秀的焊接专业人才,必须付出大量的经济成本。为了控制成本消耗,可以和用人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到企业中进行岗位实践。在企业中学生会得到更多锻炼机会,并能从老师傅那里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教师对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发挥仿真技术的优势,解决实训难题。

培养焊机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实现设备和实训室,但是传统实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较高的培养成本阻碍了焊接教育专业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焊接实训遇到的难题。仿真技术可以让初学者了解各种焊接方法,使他们从中积累到许多焊接经验。仿真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传统实训成本的30%,有利于焊接教育的持续发展。

2.3 职业院校焊接技术教学的改革

2.3.1 教学模式的转变

(1)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两种教学形式在空间上是分开进行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很多教师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阻碍了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操作分离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现场教学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其优势在于学生能够从教师的现场教学中,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而且可以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以致用,可以更好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调动了学生学好焊接技能的主观意愿。

(2)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情景教学在当今教育界非常流行,职业教育同样可以采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以和合作企业进行协商,利用企业的焊接生产车间作为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观看和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

2.3.2 改革陈旧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焊接人才时,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4个方面来实施。

(1)焊接设备的维修与养护以及焊接方法相结合。

高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时,要让学生详细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部件,训练学生独立安装和调试,能够解决焊接设备的常见故障,最终达到焊接设备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

(2)根据焊接材料应用适合的焊接技能。

高职学生在学习焊接专业过程中,要不断积累不同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熟悉它们的性能,针对某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最后还要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把所学到的有关焊接理论知识,和在实训中的操作技能融合在一起。

(3)焊接质量的检测与提升。

高职焊机专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自己的焊接技能要做到心中有数。检测焊接质量是评判技能高低的标准,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金相分析法,也可以用超声波进行探伤检测,还可以用磁粉渗透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检测方法,都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焊接质量报告。学生可以从报告中得出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由此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和工艺解决存在的问题。

(4)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参与焊接结构的生产。

高职学生在进入工厂企业实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焊接构件的安装、焊接生产及质检等工作,同时还要用心感受企业生产车间的生产氛围,并积极参与各类产品的焊接生产中去。另外,学生通过参与生产,可以切身体会生产一线的紧密合作,细致的分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追求高效高质量的企业经营理念,为今后从事焊接生产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3 结语

该文从3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焊接技术的教学改革,即焊接技术理论教学改革、焊接技术实训教学改革、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培养焊接专业人才的经验,在相关主管部门和合作企业通力协作下,提高高职焊接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保证焊接专业教育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精湛焊接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岳丽杰.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24):25.

[2] 闫焉服,刘建萍,冯丽芳,等.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资讯,2008(7).

[3] 陈鸣,杜富荣,刘向阳.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J].高教探索,2003(1):66-69.

猜你喜欢

焊接技术教学改革
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
浅谈《焊接技术》的课堂教学与实践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高温材料及其焊接技术的发展
探究校企合作推动中职学校焊接实训教学
核电设备制造中高效焊接技术的应用现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