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2016-05-30姚微
姚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18.111
摘 要:企业的整体管理都离不开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企业的经济模式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对内部经济结构更是有了一定的冲击。所以,企业有必要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必要进行创新性经济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 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111-02
企业注重经济发展,同时也重视经济管理。有效地对经济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会使得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良好的提高。然而,就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而言,各个企业都在经济管理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各种不利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企业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手段,以此来改进经济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 新背景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经济管理的理念落后
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都需要融合相应的经济管理理念,这样的理念必须与企业的经济发展相一致,如果理念与实际不符,就会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出现落后的情况。一般来说,过去我国企业所应用的经济管理理念较为注重效益的获得,而在目前的新形势背景下,传统的理念与当代企业发展之间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企业无法高效地展开经济管理工作。
1.2 人才缺失,管理机构不健全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却相对较少。既有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另外,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机构也不够健全,组织机构的构成存在很大的缺陷,组织机构不完善,加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差异较大,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受到发展上的限制。
1.3 企业没有建构专门的经济管理机制
我国企业虽然构建了相应的经济管理机制,但是该机制在实际的运行中,应用范围却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机制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其作用无法高效地发挥出来。在目前的新形势背景下,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既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的经济管理机制与企业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从而使得企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良好的解决。
2 企业在新的背景环境下实施经济管理改进的方式
2.1 构建完整的经济管理机制,改进既有的管理机制
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相关制度的监督和制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在新形势下,要想使得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走向,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企业能够有效实现发展上的创新。而在对经济管理制度实施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另外,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机制的监督力度,使得企业可以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改进经济管理的形式,提高管理信息的传递效率
构建相应的经济管理组织,在新形势下,要注重对经济管理组织实施创新和改进,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在创新经济管理组织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能够建构软化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组织的多元化发展。其次,要能够建构简单的管理组织机制,使得管理组织的运行效率得以良好提升,并提高管理信息的传送和接收效率。最后就是要能够进行虚拟化管理组织的构建,确保信息能够实现有效和完整的传递,确保各项管理信息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整理和汇编,这样就可以为管理制度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3 组织机构创新
首先,要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样才能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结构,优化管理层次,并提升信息传递与反馈速度。其次,要实行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企业经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组织结构的制约。因此,笔者认为可利用部分临时性的组织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让具有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 自主意识比较强,希望得到尊重,享受自由、自主地处理工作问题,对自己专业有强烈的兴趣,并希望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成绩,获得社会认可感的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在福利待遇方面更侧重于精神福利,需要领导和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关心其工作成就。
4 激励实施系统
4.1 薪酬激励
薪酬是事业单位对员工所做的贡献、绩效、时间、学识、经验与创造所付给员工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较高的薪酬更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动机。一个健全的薪酬体系应该是公平的、有激励性和竞争性的。员工薪酬应与其岗位要求和工作质量挂钩。单位在构建薪酬激励体系时要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等原则,构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并在单位内部各级职务之间拉开差距,体现按贡献分配薪酬的原则,从而引导职工实现从“结果均等”到“机会均等”的思想改变。在薪酬激励中,提高工资是薪酬激励的最主要的形式,是发挥工资激励作用的主渠道。绩效工资能更好地激励职工提高工作效率,要灵活运用绩效工资的多种形式,完善奖金激励制度,将薪酬激励发挥到最佳效果。
4.2 福利激励
福利是薪酬激励方式的有力辅助。福利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意外保险、雇佣保障等多个方面。单位领导要在福利制度上明确福利内容,让员工有职业保障,尤其要搞好集体福利,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这样,职工才会以单位为家,将个人前途与单位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人事的稳定性。完善退休金、医疗保险等制度来保障职工生活,消除隐患之忧,提高职工对单位凝聚力、归属感的满意度。从而发挥福利激励的辅助激励功效。
4.3 满足关系需要的人事激励措施
关系需要指职工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关系和感情,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首先是尊重与参与激励。职工的工作需求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理解、信任,职工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以使其心情舒畅,提高认同感和归属感。单位要多方面鼓励职工参与重点工程建设、技术攻坚、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其次是情感激励。通过单位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建立信任、理解的和谐交往环境,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信任是情感激励的重要手段,领导要充分肯定职工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前景,建立温暖型的情感氛围。
4.4 满足发展需要的人事激励措施
成长需要是员工的内在愿望。首先,培训与发展激励。由于职工人力资本因素和能力因素不同,需要进行培训激励。职工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渴望获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要根据单位实情,在给员工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的同时,鼓励支持职工自我学习,既保障了单位的整体质量发展需要,又满足了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其次,升职和荣誉激励。升职是职工普遍追求的目标之一。单位要提供与管理阶梯相对应的技术阶梯,让专业型技术人员在技术阶梯上升迁,通过技术荣誉称号、授予荣誉证书等方式让职工获得荣誉感和满足感。领导要认可、肯定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科学考评,对能力突出的要破格提升职务,满足职工的职务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5 激励配套保障系统
事业单位的人事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人事管理激励体系时不能忽略配套保障制度因素。包括单位整体规划、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
5.1 单位发展规划
在管理局的日常管理中,人事激励机制是较为核心的内容。单位战略管理和发展规划决定了单位职工管理目标。职工管理目标又决定了人事激励机制。这三个方面要协调统一。管理局人事激励体系的构建需要核心领导的关注和参与指导,做好对职工的调研和宣传工作,采纳职工意见或建议,这样才能确实保证人事激励机制符合某管理局整体发展规划目标要求。
5.2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系统也是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事业单位人事激励体系时,如果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技术,将难以保障激励体系的实施。薪酬、福利、培训与发展激励等的具体实施都要涉及到财务部门,人事激励制度的改革也会造成财务管理方式的改变。
5.3 员工人力资源系统
职工是一个知识型、技术型团体,各具所长,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大修作业或者某项特殊工程建设需要职工相互协作时,人才的相互搭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人力资源系统可以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让领导对人员的年龄、专业、职务、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单位制定优质的小组方案,发挥成员特长,合理配置,避免人才结构性闲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伟.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4):22.
[2] 王茜.对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4):80-81.
[3] 李玉庆.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外资月刊,2011(8):129-130.
[4] 陈霞.浅析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0.
[5] 田衡.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26):170.
[6] 温娟.论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1(2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