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融入“汉之星”,识字写字也轻松
2016-05-30许会娜
许会娜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12-01
“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以形为主,形音结合,以音托形,符合汉字构字原理和识字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有趣的识字、写字方法。怎样巧妙地将“汉之星”系统融入到识字写字教学中,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识字写字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兴趣
1.适时引入,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秋天到》一课的识字过程中,一学生说:“老师,我给大家猜个谜:左边是绿,右边是红,左边怕虫,右边怕水。”一生马上答出:“是‘秋天的‘秋字。”于是,我笑着说:“这是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生字,非常聪明。老师还学了一样方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还能在电脑中根据编码输出这个字。看(学生看大屏幕),左边一个禾H,右边一个火H,再加上音码Q,就可以打出这个字了。奇妙吧?你们也想来试试吗?”……学生兴趣盎然,个个听得全神贯注,学得津津有味。
2.动画演示汉字字源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日”“月”“水”“田”等象形字时,我运用“汉之星”教学平台动画演示这些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过程中了解了字源,增强了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3.查姓氏的相关典故激发兴趣
在学习表示姓氏的汉字如“胡”时,利用汉之星资源打开“胡”页面后,从下面9个按钮中选择“字义”按钮,即可查到“胡”这个姓氏的相关典故,学生在读故事中加深了对这个字的了解和记忆,也增强了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常见偏旁,巧记字形
1.教独体字渗透首笔、末笔。如:教学“上”“出”时,用对比方法把首末笔渗透在笔顺教学之中:教师先范写“上”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笔顺,最后强调——上字的首笔是竖,末笔是横。接着让学生说“出”字的笔顺,根据学习“上”的经验,学生可能会认为第一笔是竖,教师适时利用“汉之星”平台中“出”的“书写”按钮,动态展示“出”的笔顺,纠错;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的首末笔——首笔是竖折,末笔是竖。
2.教合体字渗透构字部件。如教“雷”时,可用“雨、田、雷”来记忆,教“间”用“门、日、间”来记忆,教“麻”时,用“广、林、麻”来记忆。我们还学习用对口令巩固字形,如老师说:“我说骑,骑车的骑”,学生对:“马奇骑,mqq”。对于不认识的部件,教师随机说出它的读音,有心的学生把这个字记下来,可增加识字量。
三、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演示笔顺,规范书写
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利用“汉之星”教学平台,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直观地感知笔画的走势和布局,再跟着书空笔顺,在兴趣盎然中对汉字的笔顺掌握得更牢固。如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马”字时,先借助“汉之星”教学软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对生字主要笔画以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一目了然,再播放“马”字的笔顺让学生识记。第二笔不易掌握,再重点闪动第二笔,变换颜色,加强刺激。“竖折折钩”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慢些,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还可让学生跟着动画,书写一笔一画,再完整地书写。
四、利用“汉之星”输入系统,纠正错字
就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要求会读1600个汉字,会写800个汉字,但实际上,他们会常常出现“提笔忘字”和“易写错别字”的现象,多笔少笔的现象更是严重。而当我们将“汉之星”输入系统引入识字教学后,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在教学“琴”的书写时,我们强调下面不加点,而且还给这个字编了顺口溜“弹琴时不丢纸屑”,可学生还常常在“琴”字下面加个点,于是,我给学生两种编码“WJQ、WLQ”,让学生对它进行输入,只有“WJQ”才能输出“琴”字,就这样,日后发现写错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
五、运用“汉之星”,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汉之星”系统有自动跟随功能和查询功能,在“汉之星”输入系统中,当输入一个汉字后就会相应跳出这个字的6到8个词语,这样学生的识字接触面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例如,我在上示范课时,当学生输入“漫”时,就会出现“漫画、漫游、漫长、漫不经心、漫山遍野、漫天、漫漫”等词语或词组。由此,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数量,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而且拓展了识字渠道,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本文系2015年度“‘汉之星输入法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整合研究”专项课题《运用“汉之星”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HZX1535。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