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烟火》教学设计
2016-05-30鞠丽君
鞠丽君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10-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形烟火变化中的放射式与回旋式图形形态,学会用点和线等造型要素表现有动感的烟火。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欣赏比较、尝试中,学会用刮蜡的方法完成烟花的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刮蜡所表现的烟火造型和色彩的美,体会有动感纹样的烟火所体现出的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难点】
放射式与回旋式图形的形态;烟火的布局体现大小、疏密和前后关系。
【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通过烟花的各种造型,引导学生归类并学习放射式和回旋式图形知识。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明确烟火的布局要体现大小、疏密、前后关系。
3.欣赏教师的课件演示,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领。
【教学准备】
学生:三角尺或直尺、铅笔、橡皮等。
教师:PPT、刮蜡纸、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想象
(一)运用多媒体介绍新年的故事,了解一些过年时喜庆活动的由来。
(二)说说新年放烟花的情景和心情。
(三)欣赏节庆日中有创意的烟火表演内容。
(四)揭示课题:《节日的烟火》。
设计说明:通过和学生交流,把学生带入到过年放烟花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节日的烟火》。
学习反馈:
二、交流与思考
(一)烟花的造型:回旋式和放射式图形。
提问:同学们看到的烟花造型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交流烟花的各种造型。
(二)教师示范讲解,运用点和线组成回旋式与放射式等烟花造型。
(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1.两幅学生的典型作品比较赏析。
提问:这2张作品,哪张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总结:烟花的组合和排列要有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这样的布局才能让画面更美观和合理。
(四)教师演示
PPT出示步骤图,强调完成作品的先后顺序:
(1)用尺勾勒底下的建筑群,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2)用尺勾勒烟花(回旋式、放射式图形),注意大小、疏密、前后关系。
(3)刮出完整的烟花,用点、线刮出建筑。
(4)调整完成作品。
设计说明: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核心,通过提问交流,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学生知道烟花的造型特点;通过同龄学生的作品赏析比较,了解烟火的布局要有大小、疏密和前后的关系;通过PPT的步骤演示,了解用刮蜡纸完成作品的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反馈:
三、体验与实践
(一)提出作业
作业内容:用刮蜡纸完成一幅“节日的烟火”作品。
作业要求:1.烟火形态多样;2、烟火布局体现大小、疏密、前后关系。
(二)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突出喜庆气氛。
学习反馈:
四、展示与评价
(一)出示评价要求:
1.烟火形态是否多样?
2.烟火布局有没有大小、疏密、前后关系?
3.是否体现出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小组内推选出两幅作品,上黑板展示。
(三)生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四)教师点评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环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自评、互评,取长补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美的眼光。
学习反馈:
【重难点突破】
本课的重难点是,放射式和回旋式图形的形态,烟火的布局体现大小、疏密和前后关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予以突破:
1.用点、线表现烟火图形
这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交流烟花造型,了解放射式和回旋式图形概念和特点;
通过教师用点、线元素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烟花设计的方法。
2.烟火布局注意大小、疏密和前后关系
烟火的布局是否好看,决定了画面最后的效果。通过同龄学生的2幅作品赏析比较,学生就很容易知道如何布局烟火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导入环节师生对话,让学生讲讲过年放烟花时的情景和心情,在和学生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本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在表现技法的运用上,其实书上的表现技法很多,有喷色法、吹色法、刮蜡法,剪贴画结合等,都非常新颖和有创意。但考虑到材料的方便性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刮蜡纸,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从学生的实际作品情况来看,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3.在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上,通过让学生看教师示范如何用点、线造型元素来组成回旋式和放射式的烟火图形,直观清楚,学生很容易掌握;通过两幅同龄学生的作品赏析比较,学生很容易辨别哪张作品好,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烟火布局的要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二、不足思考
1.刮蜡纸的特点是一笔刮下去很难修改,也不适合用铅笔去画草稿,有的学生刮完之后意识到刮坏了,但没法重新来过,导致最后作品草草了事,应付课堂作业。
2.很多学生能把烟火表现得比较丰富和多样,但背景建筑群的添加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难,很多作品都因为建筑群没画好而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在课堂中对建筑群的表现老师也没多做指导和强调。
三、改进策略
1.基于刮蜡纸的这一特点,我想是不是可以给学生另外一张铅画纸作为草稿,让他们先在铅画纸上把最大的轮廓勾勒一下,再到刮蜡纸上进行创作,让学生心中更有把握一点,刮的时候更肯定一点。
2.对于背景建筑群的表现,我想都让学生刮可能比较难又费时间,可以采用拼贴的方式,用彩纸或彩卡剪色块组成建筑群贴上去,这样既省时又方便,色彩的表现力会更强。
【附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