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民族音乐家杨士清讲达斡尔族民歌

2016-05-30朱艳

艺术评鉴 2016年16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歌

摘要:达斡尔族的民间歌曲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数量众多,它集中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情感、性格与审美情趣。本文记述了著名达斡尔族民族音乐学家杨士清先生学习达斡尔族民歌的经历,同时对达斡尔族民歌的演唱风格、旋律特征加以阐述。

关键词:达斡尔族 杨士清 民歌

民族音乐学家杨士清,又名毕力扬.士清,达斡尔族,曾任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等。1958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几十年来,他从事音乐实践与研究工作,编著了达斡尔族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并撰写了《“白山黑水”间诸游牧渔猎民族传统民歌之比较研究》、《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传统民歌体裁形式的比较》等多篇达斡尔族民歌及北方民族音乐研究文章。现今81岁高龄的杨士清先生仍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殚精竭虑,他注重对民族音乐传承人才的培养,并提出了对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坚持“认准源头、遵循主流、变化发展、不离其宗”的观点。

杨士清老师是在全国音乐理论界很有声望的民族音乐学家,在他近六十年的音乐生涯中,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特别是对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研究颇有建树。正是杨士清老师带我走上了达斡尔族民歌演唱和音乐研究的道路,也是他让我坚定了为达斡尔族音乐传承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决心。

当我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就读的时候,因为地域的关系偶然听到过几首达斡尔族民歌,当时达斡尔族民歌那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韵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毕业以后在齐齐哈尔市艺术团做独唱演员,又有幸看到达斡尔族原生态的歌舞表演,那时而优美委婉时而粗犷奔放,伴随各种呼号和对打的表演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正是源于对达斡尔族音乐的这份兴趣,硕士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研究与达斡尔族音乐文化相关的课题,我走访了一些达斡尔族音乐人,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朋友送我的杨士清老师主编的《达斡尔族民歌集(.黑龙江卷)》成了我学习、了解达斡尔民歌的宝贵资料。为了总结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我反复演唱《达斡尔族民歌集》中的歌曲,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和相关著作中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达斡尔族民歌。因为我不懂达斡尔族语言,用汉语演唱总是觉得和多年前听到的感觉相差甚远。2012年的冬天,我所在的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要申报一个国家级社会科学项目聘请杨士清老师做顾问,当我得知学院安排我做院方的联络员和项目材料执笔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感到莫名的兴奋,因为我终于可以有机会真正结识这位让我崇敬已久的民族音乐学家。那一天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见到了杨老师,见到了那位脑子里装满了达斡尔族民歌和故事的老人。就是那一次的见面让我萌生了学习用达斡尔族语言演唱达斡尔族民歌的想法并学会了由杨士清老师根据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美露列》和《摇篮曲》的旋律改编的《瑟波金》。杨老师告诉我,瑟波金是高兴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赏心悦目”,歌词的大意是:昂头奔跑的野兽哦(美露咧),稠李子树林中心欢畅(美露咧)。低着头慢步跑的野兽哦(美露咧),柏树林木中无惆怅(美露咧)。蹦着高撒欢的野兽哦(美露咧),苍松密林中心花放(美露咧)。听着杨老师的演唱,我真正领会了达斡尔族民歌“长音慢颤”的独特演唱风格,理解了达斡尔族民歌中衬词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到了达斡尔族民歌歌词“谐声”的艺术特点。记得学习这首民歌的第二天我就大胆的在杨老师、何文钧老师和高春梅博士面前演唱,虽然无论咬字发音还是风格把握都相差很远,而且我模仿的慢颤音怎么听都是忧伤而不是怡然自得的感觉,但杨老师还是非常高兴的鼓励了我。后来杨老师又反复的教我读歌词、唱旋律、讲风格,而我回家以后也反复听杨老师的演唱录音,并仔细揣摩和理解,逐渐领会了歌曲的韵味和意境。正是杨老师耐心的讲解和严格的要求,才使我能够一首一首的学下去并在日后的演唱中获得达斡尔族同胞的认可和接受。

杨老师除了教我学习民歌演唱,还鼓励我参加达斡尔族的民俗活动和学术活动。2013年5月在杨老师的支持下我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北京达斡尔学会、达斡尔网站、北京达斡尔教育促进会协办的“四方言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展演暨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艺术研讨会”。有幸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张天彤博士、达斡尔族著名歌唱演员敖丽芳、何丽霞等人合作共同演唱杨士清老师改编的达斡尔族民歌《瑟波金》和《新媳妇回娘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就是那一次在北京,我向杨老师表达了将来想举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会的想法,他听了以后明确表达了支持的态度: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很有创新意义的好事。我知道,这就意味着我学习达斡尔族民歌演唱的道路必须坚持不断地走下去。

2014年8月12日,适逢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换届之际,由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联合主办的“朱艳彬达斡尔族歌曲独唱音乐会”在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了。来自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以及呼和浩特、海拉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省、市、自治旗达斡尔族学会的领导和代表近三百人观看了这场演出。我曾任专业独唱演员十余年,在齐齐哈尔大学也一直没有离开专业演唱的舞台,我从未如此的紧张和不安,因为我即将面对各地达斡尔族同胞用达斡尔族语言演唱达斡尔族的民歌,他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这场演出?我的咬字发音他们是否能够听懂?我能否准确把握达斡尔族民歌的风格而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就是在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准备着音乐会,也是在这样忐忑不安的状态下走上了演播厅舞台,我努力的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当我演唱《心上人》的时候,想象自己就是那个站在嫩江边上盼望心上人荡着渔舟出现在江面的达斡尔族少女;当我唱起《新媳妇回娘家》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坐在勒勒车上心花怒放的新媳妇;而当我唱起《阿拉坦尼波热》的时候,又仿佛就是那个对即将出嫁的女儿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的达斡尔族母亲……

音乐会结束了,但是它带给我的那份温暖和感动一直萦绕着我,我为歌中达斡尔族人民朴实的情感所感动;为达斡尔族杨优臣、何文钧等前辈对我的关心爱护而感动;为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吴焕军、高春梅等新任领导为举办音乐会所做的努力而感动;为鄂忠群、讷荣芳等达斡尔族音乐人对我的帮助而感动;为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博士对达斡尔族音乐文化孜孜不倦的研究和音乐会上精彩的主持、讲解而感动;为达斡尔族同胞对我演唱的热情鼓励和坦诚评价而感动。在音乐会上,我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达斡尔族歌唱演员和民间歌手同台演出,我们共同演唱《达斡尔族爱们的歌声》,在合作中增进了友谊,升华了情感。这场音乐会令我终身难忘,因为它不仅是我学习达斡尔族民歌演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是让更多人了解达斡尔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大胆的尝试。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杨士清老师想通过一个汉族学者举办达斡尔族歌曲演唱会这样一个形式和举动来激励达斡尔族青年学习达斡尔族音乐和弘扬达斡尔族文化的良苦用心。

民歌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的镜子,要想唱好一个民族的民歌,不仅要唱准旋律和歌词,还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要走进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这是我学习达斡尔族民歌的感悟,更是杨士清老师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我在学唱达斡尔族歌曲的时候会读一些历史文化的书籍,当然也少不了听杨老师讲小时候的故事,看他写的关于达斡尔族民歌的文章。读着杨老师文章中“叔叔”的故事,我仿佛回到了狩猎时代,仿佛跟着他的叔叔一起放飞猎鹰走进山林;读着“我和舅舅”的故事,又似乎自己已经和村民一起围坐在有蔓子炕人家的大炕上听舅舅唱起那古老的歌谣,看妇女们跳起优美的哈库麦勒舞蹈……

杨士清老师不仅坚持达斡尔族及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而且还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齐齐哈尔大学的特聘教授,是他通过脉络清晰、声情并茂的讲座,使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师生了解了达斡尔族的历史和哈库麦勒舞蹈的本体特征;也是他通过悉心的指导,让曾经对音乐的一无所知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的达斡尔族孩子们勇敢的走上舞台展现达斡尔族民歌的艺术魅力。

2015年5月14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达斡尔族传统歌舞与说唱艺术专业学生汇报演出和专题学术讲座”活动是一次倾注了着杨士清老师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参加这场演出的除了传承班的学生,还有来自达斡尔族其他地区的民族歌唱演员和民间歌手,而我作为杨士清老师的学生也有幸参加了演出并演唱了两首歌曲。节目的精心选择和和张天彤博士的精彩讲解使音乐会更具学术性,而从演员的安排上,则能看出杨士清老师对达斡尔族歌舞艺术传承的期望和对达斡尔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的思考。在《论“非遗”项目“三点一线”式的保护规则——以保护国家级名录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和“乌钦”说唱艺术为例》学术讲座上,杨士清老师以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和“乌钦”说唱艺术为例,从民族传统繁荣、名录传承与发展、整理改编和创作几个方面论述了“非遗”项目“三点一线”式的保护规则,杨士清老师的论述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对“非遗”保护工作者、研究者、创作者、传承者提出了新课题,相信他的话一定会深深地触动我们每一个热爱达斡尔族音乐人的心灵,而作为高校声乐教师的我,更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将达斡尔族优秀的民歌、优秀的音乐文化融入在课堂之中,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做出努力和探索。我衷心的希望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更希望达斡尔族民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个人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是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杨士清老师是我学习斡尔族音乐文化难得的老师,更是令我无限尊重和敬仰的人生导师。现今81岁的他,仍然积极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工作,经常应邀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长年往返于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殚精竭虑。杨士清老师对生活的乐观、对学术研究的一丝不苟,对传承人的关心和培养,对本民族的大爱无私之心都令我深深的感动。我一定会在学习研究达斡尔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民歌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畲族民歌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达斡尔族民歌进入当地高校课堂的形式及影响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论达斡尔族通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