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考背景下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法课程变革探讨

2016-05-30夏嘉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国考

夏嘉艺

【摘要】 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自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将实行全国统考,考核内容增多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教学能力,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小学数学教学法

根据教育部2013年8月15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教师资格证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报考门槛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改为大学专科毕业,考试内容也从纯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倾斜. 小学数学教学法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可有助学生科学性地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会成为是否通过资格证考试的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促使学生通过资格证考试是中师职业教育的既定目标. 本文就目前该课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法课堂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法课堂往往呈现两个极端,一种以老师教授为主,填鸭式向学生输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无实际锻炼;另一种以学生上台讲课为主,教师只进行少量点评,往往使学生僵化地学习少数经典课程的教学设计,生搬硬套地进行教学. 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缺陷. 如今教师资格证实行全国统考,理论与实践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影响证书的获取,更不必说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紧跟国考形势,全面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

(一)坚持“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以上存于数学教法课堂中的问题可总结为四个字——“教学分离”. 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 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为学而教”. 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为学生谋发展,才能真正明白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坚持“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督促教师不断学习进步.

(二)“化整为零”,优化课程设计

就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教法课程而言,共两套教材,一套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另一套为小学阶段所有年级的数学教材. 教师通常在前五、六周讲解第一套教材的知识及相关案例,之后便让学生自己上台授课,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点评. 这种“讲—练—评”结合的教学模式虽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缺乏教学反馈. 整个学习过程中,同一名学生往往仅有一到两次的试讲机会,而小学数学知识的简单枯燥往往使得没有站上台讲课的同学兴趣缺失、消极参与,进而使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如果教师仍旧对这些弊端视而不见,双方都以完成教学(学习)任务为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浅显掌握、对新课程标准的粗陋解读、对教学设计的生搬硬套等必将成为应考的死穴. 为帮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对教学安排进行改革.

(1)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2)“化整为零”,击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完整的课堂教学至少包括“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因此通常学生的试讲时间一般是25到30分钟. 但从目前的面试情况来看,面试官通常一天要面试数人,而人高度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一般在20到30分钟,因此考官的注意力多半仅集中在关键环节. 现有的试讲方式过于注重过程的完整性,这无疑会耗费大量时间,故有必要将教学过程“化整为零”. 所谓“化整为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事先未通知情况下,随机抽取教材,请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导入方式应如何创新、教学重难点如何选择、适用于何种教学方法等等,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教学设计表达出来;第二步,教师仔细阅读学生的教学设计,抽取若干份好、中、差三个等级的教学设计,上课时请同学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上台讲授,师生共同点评. 这样设计的好处有三点:首先,在事先未通知情况下,可获得学生对教学法掌握情况的真实反馈,使教师能够就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做出调整. 其次,该过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可避免以往只有试讲同学认真准备,其他同学消极参与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该设计请学生仅就某个或某几个环节试讲,可极大地节省时间,与此同时,多人就同一节内容进行试讲可使所有同学发生思维碰撞,取长补短,这使所有环节都可得到全体同学的有效参与.

(三)配合课程设计,变革考核方案

针对数学教法课程,过去通常是根据学生试讲情况进行打分,再根据教师对学生的印象综合进行期末评定,这种考核有失偏颇,为配合新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也应做出调整. 具体评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学生提交给教师检查的纸质教案,这一部分应占总评的30%;第二,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情况,包括准确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这部分占总评的20%;第三,学生上台讲授情况,这部分最能体现学生水平,故占50%. 这样综合得出的期评成绩更具公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全面实行教师资格证国考后,中师院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挑战亦是机遇,中师学校如果能抓住此次机遇,发挥自己重视实训的专长,不但能克服困境,更能扭转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国际部主任米歇尔·沃切特曾说:“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大学生并非越多越好,很多职业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为不同的工作岗位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是教育的初衷,相信《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实施将迫使各层次的师范类院校加速行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宋绍安.谈化学教学中“为学而教”的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3(9).

猜你喜欢

国考
病案突进
2019“国考”开始报名湖南招录350人
基于教师资格“国考”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师资格证国考对中等师范学校职业教育的影响
云南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将纳入“国考”
基于“国考”背景下的高三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地理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印度“国考”被批太重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