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拥抱互联网推进税收现代化
2016-05-30王树成
王树成
摘 要:山东省地税局以虚拟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实现了信息化和税收工作深度融合,提高了税务信息化质效。
关键词:虚拟池;云计算;数据资源平台;互联网+税务
近年来,山东省地税局主动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互联网思维为引导,扎实推进信息化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税收管理质效和纳税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电子税务新生态,引领了地税工作新变革,为税收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1 加强虚拟池建设,整合硬件资源,为云计算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于提升设备支撑能力并降低能耗,高效利用设备资源并节约管理资金。自2013年起我们就积极探索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对全局服务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运算和存储能力。截至目前,以53台PC服务器、5台存储设备构建起了全局主要业务资源池,可承载180余个虚拟服务器,足以支撑全系统内网业务、安全管理、横向外联、互联网业务、虚拟桌面等5个业务域,金税三期应用平台也运行于池内。同时,我们还将虚拟技术应用稳步扩展到了绝大部分新上线系统,既确保了支撑能力,也节约了大量设备资金。
在省局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目前全省已有13个市局搭建起了适应业务需求的虚拟资源池。省局信息中心正在进一步研究拓展方案,拟逐步扩展全系统小机、存储领域的资源整合。虚拟资源池建设和桌面云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当前系统内部计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实现了设备和空间资源均衡化。同时,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办公场所的无限扩展,各项管理不再受时间和办公地点的约束;能够响应各类用户需求灵活搭建相应的应用环境。比如,在全省金税三期上线培训及省局舉办的各类培训中,虚拟化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虚拟资源池的建设和应用,为税务云计算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平台基础。
2 建设数据资源平台,构建全省大数据中心,奠定数据基础
数据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们信息系统已经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渐进化特征和项目建设的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分散,数据孤岛等现象,尤其是金税三期系统上线运行后,随着税收业务数据的急剧增加,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在互联网思维下,为了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科学的组织,使之产生更大的增值效益,为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我们于2015年初开始建设数据资源平台。
经过一年努力,截至2015年底,山东地税数据资源平台软件主体功能开发完毕。通过数据资源平台,归集了各类税收业务数据,形成了全系统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深化数据资源增值利用为目的,完成了金税三期数据归集、数据字典标准化整理,同时,搭建起了数据需求管理、自定义查询、自定义报表、数据文档管理四大系统。通过大数据、虚拟化、分布式并行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最全、最准、最快”的目标要求,为后续各类“互联网+税务”应用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支撑。
3 搭建云计算平台,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了税收数据高效利用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架构出现之前,以小(中)型机+数据库为特征的传统技术架构,是行政商务应用系统的主流选择,也是“山东地税数据大集中”以及“金税三期”国家级集中的技术架构。但是,传统技术在数据输出利用方面有其先天性不足——在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处理能力会急剧下降,即使增加硬件投资也收效甚微,这极大地限制了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力。在我省省级大集中和“金税三期”中,这种技术瓶颈反映到用户体验上就是:查询慢、有时查不出、适用性不够。
为此,我们于2013年初,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专门立项“大数据云计算”应用项目,自行开发建设税务云计算平台。历经两年多的努力,我们采用开源技术搭建起了一个具有山东地税特色的云计算平台,实现了税收数据的高效加工利用和高速展示。项目在淄博地税试点成功,并获得了科技部门的科技成果认定。这一成果有5个方面性能特征:
一是可以与传统技术平台无缝连接,优势互补,两个平台之间数据并行传送可以达到极高的数量级,足以全面支撑税收管理各项需求;
二是基于廉价普通的商务服务器搭建,极大地节约了硬件构建和升级换代的资金成本,相当于用普通零件组建一个高级系统;
三是随着硬件服务器台数的增加,其性能就会线性增加,解决了传统的技术平台的支撑力不够、达到瓶颈后性能会急剧下降的问题;
四是具有轻松容纳无限数据、轻松获取数据、轻松扩展或收缩处理能力等优势,既可无限支撑税收管理需求,也极大地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成本;
五是全部采用开源技术,并进行二次技术开发,既节省了购买系统软件的费用,又通过自行开发掌握了核心技术,掌握了平台下一步发展的主动权。
4 构建“互联网+税务”体系,大力提升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水平
我们将“互联网+”思维与税务工作深度融合,将税收工作传统路径与互联网技术相互渗透、税收管理服务与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便民办税、税源管理、风险管控等工作的升级版,并倾力打造“互联网+税务”品牌。
一是通过“互联网+纳税服务”,实现了纳税人轻松办税。目前,我省地税系统网上申报率达98%;纳税人通过网络自动扣款、自助缴税占比99%以上;每年开具网络发票150余万张、网上发票和税票查询16万次以上、在线答疑7万余次;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办税。
二是实现了移动办税。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开发了外网PC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移动终端应用,并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各市局开展各类移动应用,从而为纳税人提供了“足不出户”、“如影随行”的纳税服务体验。
三是运用互联网+税源监控、互联网+风险防范,实现了强化了税收管理和风险管控。如济南、青岛、淄博等市局,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实时自动抓取涉税信息、比对处理碎片化网页涉税信息,如股权变更、宗地管理、建设项目等信息。
“互联网+”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以更好服务纳税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己任,继续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大力拓展“互联网+”在税收领域更广泛的应用,确保在推进税收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全国税务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