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视角下的师德培养探析
2016-05-30倪艳
倪艳
摘 要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人们对师德的话题讨论已久,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师德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缘由,因此对教师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就成为进一步改善和培养师德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道德失范 师德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37
Abstra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basic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education activities. Teachers behavior, especially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 behavior to students, should not to be despised. And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that people discuss teachers' ethics, while there appear some new problems in the new period. Therefore, it is the necessary step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ethic anomie and thu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ethics.
Key words ethic anomie; teachers' ethics; cultivation means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形成人,而教育形成的人就是能够有效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这个过程及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同时这个过程应该是师生追求幸福的一种体现,所以,从根本上讲,教育应该是幸福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为成就学生的幸福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但这个过程中未必全是幸福,这主要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
1 道德失范的表现特征
“道德失范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它主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精神层面的冲突和危机影响下所引起的社会行为的不当或越轨。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是其教育行为指向的对象,所以,教师的行为,特别是教师的师德行为对学生是有重要影响的。教师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给学生分等级、贴标签,进行不同形式的“倭化”
社会学家高夫曼(E.Goffman)认为,“当我们将自己看做‘正常人(normals)而把他人看做‘不是真正的人(not quite human)时,我们就是倭化他人,”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人。当前学校中,许多教师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或者出现“笨蛋”、 “傻瓜”等字眼,对学生进行心理倭化和语言倭化。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对重点班、实验班以及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区别性对待或者称为歧视性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学校和教师的宠儿,而成绩弱一点的学生却沦为了弃儿。这种种举动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了影响,更是对学生人格和尊严的侮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伤,对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1.2 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和“冷暴力”
在实践中,有的教师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然而他们却认为自己秉持的是“严是爱,松是害”或者“严师出高徒”的理念,这样做这样是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前途。殊不知,这是对这些理念的误读和曲解,是自身师德品质低下的现实表征。如果说体罚主要是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伤害的话,那么“冷暴力”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体罚,更多的是采取消极作为或者不作为,诸如一些教师认为有些学生看起来“不顺眼”,便进行有意的疏远和心理上的孤立,用冷漠的眼光和态度对待学生。其次,教师通过给那些学生安排特定的座位(有些美其名曰“雅座”),一般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眼皮底下或者是后排等固定的座位进行变相惩罚。这样,来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嘲笑与精神惩罚,试问祖国的“花朵”还能“茁壮成长”吗?
1.3 频频发生的校园性侵和学生自杀事件
教师,被美誉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近几年校园性侵事件的频频发生,使人们不禁问道:教师的德育哪儿了?同时,学生自杀事件也被频频曝光,诸如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自杀事件等等,现场令人触目惊心。这其中除去学生自身因素外,也有来自教师的压力,甚至与教师道德失范行为有不可或缺的联系。这些事件对当事人及家庭、对学校、社会和国家都造成影响和损失。
2 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
综合以上教师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笔者认为其产生缘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低下
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一言一行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的素质在师德中形成并体现,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效果。对教师素质的认识可以统一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等五个方面。其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它通过教师的行为反映教师的思想、人格以及道德情感。因此,教师师德的不完善或者师德意识较低意味着其自身素质的降低,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学校管理不善以及态度上的摇摆不定
“如果说个别教师的失德与违法行为是仍然属于教师个人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问题的话,学校这一教育机构对类似行为的态度,则表现的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伦理精神的缺憾”。上述教师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不仅体现出教师自身的不足,更体现学校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关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以及性侵等行为,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密切相关。
2.3 媒体等的导向使得社会道德批判力的减弱
媒体在对师德等相关事件的报道上态度不明确或者主观意志明显,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为赚取一些噱头,动摇其道德信念,要么不痛不痒地漠视,要么呈现出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或者名誉,甚至歪曲事实等导向。这些行为都使得大众对于教师的印象或者形象产生质疑,甚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教师的社会地位,但事情真相终会水落石出,使得人们对媒体的社会道德批判力产生质疑,从而减弱其功能,也会致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减弱,教师价值导向发生偏差,使得道德失范行为也有可能增加。
3 师德的培养路径
教师的道德失范不是由教师这个单因素产生的,它是教师自身、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自身,因此,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教师自身要坚持理论路径和实践路径相统一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最主要的应该是其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其教育的伦理精神。教师需要有爱,要尊生重德,人不同于动物,这就在于动物没有意识、人格以及尊严,而这些,却是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要有一种敬畏感,敬畏学生生命的完整和个体的独特存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与学生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空间,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同时,教师也要给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的自主权,为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正确的思想必然导致善的行为,错误的思想必然导致恶的后果”。因此,这就需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行为。教师也要经常进行反思和积极参加培训活动,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和提升自身思想修养,坚守底线伦理,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也能够促进自身“人格和师格的统一”。教师只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才能在教育活动中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3.2 学校要加强、逐步完善管理和培训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惩戒制度,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的生态和谐为发展目标,促进师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管理者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复杂的共同体关系,要认识到他们的关系良好与否是学校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采取各种积极形式要激励和激发教师的热情和教育信念,促使教师认识并提高自身道德维度。这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也为提升教师自身的修养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
3.3 社会舆论要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及价值引导
道德对于人们的作用不仅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习惯,更主要的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和指引,作为普通人的教师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因此,社会舆论应该坚持道德规则行事,不能“表里不一”,在公众场合里用主导价值来评价,私下却以潜规则来评价,在这种错误认识主导社会舆论的情况下,人们的主导价值观该何去何从?
4 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改善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向、实现幸福教育的重要路径,从而实现“引导学生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幸福人格”、“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幸福”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2.
[2]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6).
[3] Erving Goffman. Stigma.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Inc,1963:5.
[4] 谢安邦,朱宇波.教师素质的范畴和结构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2).
[5] 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53.
[6] 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9.
[7] 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J].江苏高教,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