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
2016-05-30宗亚妮
宗亚妮
【摘要】:社会化媒体催生了“点赞”这一网络互动的新方式,其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扩展,并最终使得“点赞”蕴含着潜在的社会风险,盲目点赞可能导致互动意义的深度贬损。我们应警惕网络互动的亚文化滑向价值虚无,并提倡建构一种复合型的交流途径。
【关键词】:点赞;功能;交流
1. “点赞”的兴起
“点赞”是相伴着社会化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交流手段。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基于 W EB2.0,以参与、交流、社区化和连通性为特点的网络站点或技术工具,主要包括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一般而言,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用户进行四种类型的操作,其分别为赞(like)、分享(share)、收藏(star)和关注(watch),其中,“赞”和“分享”是公开性的操作,它们能够将用户的偏好进行展示并推送给社群中的其他成员。通过点击‘赞图标表示对微博的支持”。 “赞”因此也被引申为在互动过程中表达赞同、喜爱或支持的含义。
2.“点赞”的功能
然而,随着“赞”字大行其道,,特别是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时,只能用“赞”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所以 “点赞”已然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喜欢可以点赞,讨厌可以点赞,无语可以点赞,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点赞”绝非简单的表达赞同,一方面它被青年群体灌注了丰富的情感要素,蕴含了多样态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点赞”行为在社会化媒体的构架中也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功能。总之,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为了继“呵呵”之后的又一个“敷衍工具”。其重要的功能性特征可分为表意性、参与性与情感性。
⑴.表意性 :意见表达的直接性,它是“点赞”的本质属性。由于社会化媒体需要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并鼓励他们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分享,因此“赞”被设置成了一键或一点操作(lazy click)的快捷按键。青年网民可以通过“点赞”传递自身对某一事件或事物的观感,从而简便、高速地实现意见的反馈和聚合。
⑵.参与性 :互动双方的交互性联系,具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参与,较之在 W EB1.0 时代的以超链接建立起来的以内容为主的“圈子”而言,基于 W EB2.0 的社会化媒体更加注重主体的参与性。而“点赞”无论是表达关注、同意抑或是其他的含义,都能使双方参与其中。参与性同时又可以分为弱关系参与和强关系参与,这种强弱之分依据的是互动双方的熟识度和情绪的涉入程度。弱关系中的“点赞”只表示一方已接收到信息但没有更进一步的评论。而在强关系参与中,互动双方则具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点赞”也蜕变成了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复刻。中国文化向来强调熟人间的强关系参与,即“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义,莫不自
然互有因尽之义”,参与也就代表了自己对他人的支持性义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点赞”的强关系参与不同于以文字作为载体的对话,它更類似于现实互动过程中的聆听、点头或微笑。因为互联网的超时空性很难将现实生活中无声和无文字的互动进行有效的展现,“点赞”则很恰当地充当了这一情景中的意义工具。
⑶.情感性 :情绪的符号化表达,具有正向情感和负面情感两种类型。
正向情感是“伦理关系”的自然延伸,其代表了深沉的责任和道义,因此“点赞”在以强关系为主的互动中也就映射了支持和赞同的情感表现。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当我们无法以语言的形式来传递这类情感时,通常会利用肢体动作来进行辅助性的表达,“点赞”就是这种脱离语言的正向情感在互联网上的替代形式。与此相较,负面情感的表达则更为复杂,它并不是心理学概念所界定的負面情绪,而是带有调侃和戏谑的社会化含义,并反映了青年人“恶搞”的亚文化。在微信“朋友圈”中,青年群体倾向于互相为对方的“糗事” “吐槽”或“点赞“,在这种“嘲弄”的背后蕴藏着的则是无奈的自我解嘲。所以,负向情绪的“点赞”是对他人经历的恶搞。
3.结论
正确的“点赞”原则是在合乎语境的情况下,通过“点赞”这一社会化媒体的符号设置来促进多方交流和表达自我态度。基于此,网民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不盲目地跟随他人“点赞”,既要考虑到社会规范的约束,又要谨慎思考“点赞”引起的连锁效应和社会风险,以防止网络互动的亚文化滑向价值虚无的反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亦要大力建构起复合型的交流方式,将现实与网络、“点赞”与文字进行交叉式的关联,从而推动网络空间中的“点赞”与文字性的评论以及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对话。
参考文献:
[1] 候岩.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 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王建民 .从“道听途说”到“转载搜索” — 信息获取方式变迁的时空社会学分析[J]. 江淮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