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16-05-30赵云飞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馆藏书籍

赵云飞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馆藏信息资源不断增加,设备设施得到不断改善,文献资源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和多样化,时代的发展把传统图书馆事业推向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境界。高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自动化、网络化、文献资源电子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变。本文探讨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问题转变策略

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是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活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转变服务观念,全面开展图书馆技术建设,重视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设,从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读者主体地位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中的读者服务就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开展,全面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向读者提供书籍与文献的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持续坚持以人为本大服务理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读者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但是在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十分容易导致读者的主体地位被忽略,高校图书馆依然难以彻底完成“以书为核心”转变为“以读者为核心”的理念转变,难以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使得读者的主体地位被忽视[4]。

2、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场所并没有完全针对学生与教师的实际用书与科研需求来进行信息资源配置。对于高校重点学科与科研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源没有对接,导致高校图書馆馆藏书籍与资料与读者的需求无法实现完全一致,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无法充分被利用。

3、读者服务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难以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其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简单等方面。服务方式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读者服务主要是做好书籍文献的保存,保证服务设施正常使用、环境宜人。这种服务方式通常都是被动等待读者来借阅书籍。这种被动单一的服务方式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难以满足高校教师与学生对书籍的多层次需求。服务手段方面,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借书还书、文献分类标引、时依然采用的是人工操作[5]。导致读者借阅书籍、查找数据效率低下,读者难以第一时间获得急需的咨询。服务内容方面,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大多为低层次的文献型服务,仅仅只是对文献进行收藏、保存,很少对文献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更不用说对文献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无法提供文献内容、建立数目、文摘等二、三次文献数据库,从而难以提供给高校教师、学生高水平的图书馆服务。

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变的主要内容

1、服务内容延伸。传统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形式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存储形式。新型的电子化、数字化书籍与数据等成为了文献存储的新形式。当前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了电子化、信息化、纸质化文献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并且电子信息资源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形式。高校图书馆馆藏形式的变化伴随着的是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延伸与扩展。

2、服务方式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借阅方式相对单一、被动,而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当前高校体术管借阅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从“以书为核心”转变为“以读者为核心”。高校图书馆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服务。例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主动的获取信息、在网络上整理信息等,提供众多综合、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同时,读者在图书馆中还可以利用连接了互联网的计算机随时随地的对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浏览与搜索。

3、服务对象扩大。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所提供的服务是相对封闭与单一的。而在信息时代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不断扩大。对于图书馆来说其所在网络系统中不论任何人阅读了馆藏的文献或数据都可以成为自身的读者。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透明吸引了众多以前无法得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性、丰富性也将会在服务对象扩大的基础上变得更受欢迎。

4、服务重点转移。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针对本校的教师与学生开展的书籍借阅与借阅咨询服务。主要都是以人工操作为主,服务程序较为简单,服务质量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而异,较为被动。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重点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的简单事务型服务逐渐转向了现代化的咨询服务重点。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重点包括帮助读者选择数据库、引导读者检索书目等。

三、信息时代加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1、贯彻人本服务思想。转变传统高校图书馆“以书为核心”理念,实现“以读者为核心”的读者服务理念,始终秉持贯彻着人本服务思想,把读者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首先,完善基础服务工作,定期剔除内容过时、复本过多的书籍,提升新书流通速率;其次,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对文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加工,深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最后,实现高校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时刻保持高校图书馆内的亮堂整洁、明亮温馨。还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的入口处摆放包括图书馆概况、平面图、书籍介绍等内容的指南,方便读者借阅书籍。

2、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提高书籍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优化馆藏书籍结构。高校图书馆在建立信息资源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持着满足读者需求的原则,合理配置满足教师科研需求、学生学术需求的文献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便捷检索系统,让读者能够快速实现书籍检索。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主页来对馆藏书籍资源、借阅书籍业务进行展示。针对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等。还可以通过论坛、社区、BBS、邮件等方式来与读者进行交流,第一时间解决读者咨询的相关问题。

3、创新服务内容与手段。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与手段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网络信息基本服务,利用图书馆的网页开展常规的读者而服务工作。例如,网上预约、网上借阅、ISBN查询等服务;其次,组织信息技能培训。选择专门的计算机教室来进行文献检索、网络知识与信息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定期开展高校图书馆系列讲座,普及图书馆借阅知识。不定期向读者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全面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检索能力与水平。最后,开展网络咨询服务。例如,可以利用chat技术来进行网上实时沟通咨询服务。利用网页定期回答读者问题。

结束语

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水平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大力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持续有效地建设馆藏文献资源,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靖.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2]姜昕.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

[3]丁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管理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8)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馆藏书籍
馆藏
鲁迅与“书籍代购”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书籍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