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负向功能探析

2016-05-30陈剑

科教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功能教育

陈剑

摘 要 教育负向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它常常隐含于教育的最后结果之中,一般是教育活动之后的连带物,具有难以消除性、延迟性和可减性等特征。

关键词 教育 功能 负向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02

Abstract The negative function of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while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It is often hidden in the final results of education, is difficult to eliminate, delay and can be reduced and so on.

Keywords: education; function; negative function

长期以来,当提起“功能”一词,人们自然地将其理解为正功能,是有所偏颇的。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罗伯特·金·默顿首次提出负功能,并将功能分为正功能与负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人们对功能的理解才豁然开朗。教育在发挥其正功能的同时会产生难以预料的负功能。发展教育既要认识到教育正教育的作用,也要识别教育负教育。但对待教育负功能不能一刀切,也要认识教育负功能分可负效功能和负向功能。①本文主要论述的教育负向功能。

1 功能的定义及其分析框架

上世纪50年代,罗伯特·金·默顿认为人们对功能的理解存在两种常见的误区:一是倾向于对事物观察局限在其表现出来的正面贡献;二是倾向于将主观范畴的动机与客观范畴的功能混淆。②为此,默顿将社会功能界定在可见的客观后果而非主观的意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正功能与负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吴康宁也曾介绍过功能概念中两个误解。两位学者都指出在社会学领域,功能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泛指构成某一特定系统的要素对系统的维持与发展所产生的一切影响,表示的是客观结果,并不是主观的意向。

默顿的两对功能概念,一对正功能与负功能是事物客观结果是否有利对其进行区分的,另一对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是以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是否作出区分。日本柴昌野山将默顿的两对功能概念运用于学校教育功能理论分析,并构建图形分析框架③(见图1)。在这一框架中,以两对概念为基轴,从而教育功能分为四大类,即A类正向显性功能,B类正向隐性功能,C类负向隐性功能,D类负向显性功能。

图1 学校教育功能理论分析框架

对于柴野昌山的教育功能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不可能就教育的各类功能进行详尽的阐述,笔者之所以稍微述及这一框架,旨在于从教育功能系统中找到教育负功能的位置,从而为探析教育负功能示明理论依据。

2 教育负向功能的内涵

2.1 教育负功能的概念

负功能分为负向功能和负效功能两种。所谓负向功能是指事物否定现有环境的现有属性和存在状态,其后果促使环境发生改变;所谓负效功能是指就是某一事物损害现有环境的生存功能,从而危害现有环境的生存发展。尽管负功能分为负效功能和负向功能,但两者都强调其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教育负向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④

2.2 教育负功能的性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人类文化活动,教育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正是由于其具有传承文化知识、培养健全的社会人等正向功能。但人们在运用教育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如愿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之后,正向柴野昌山分析框架一样,必然会产生四种结果:其一,教育结果正如教育者所预料的,即显性正向功能和显性负向功能;其二,教育结果超出教育者所预料的,包括隐性正向功能和隐性负向功能。尽管教育显性负向功能为教育者所预料,但其并不是教育者所希望发生的,即其发生的非目的性。

总之,除了显性负向功能,大部分教育负向功能是无法预料的,它们常常隐含在教育的最后结果之中,一般是教育活动之中的附带物。教育负向功能的非目的性表明,它们并不会因人为的特意限制而消除。

2.3 教育负向功能的特征

由性质可以知,教育负向功能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是难以消除性。默顿认为所有文化要素产生的影响都是正负向功能相互抵消后的净值。显然,任何一文化要素功能不可能仅是正向功能或负向功能,都是由两者相融合相抵消后的产物。其二是教育负向功能的可减低性。教育负向功能无法消除特性,并不意味着其无法减低。人们可以通过不断探究教育规律,更合理科学地运用教育,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正向功能,从而减低教育负向功能的影响。其三是教育负向功能的延迟性。一般情况下,教育负向功能往往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于教育结果之中,并不会立即表现出来。

3 教育负向功能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我国学者黎君认为教育负向功能的类型从其本身质的规定性划分更适合,并分为常态负向功能和非常态负功能。⑤所谓常态负向功能就是正确运作教育时所产生的负向功能;非常态负功能是人为过错所产生的负向功能。对于人为过错产生的教育负向功能,不是本文所讨论教育负向功能内容,因为人为产生教育负向功能严格来说并不是负向功能,只是对教育误用而产生的反功能。

关于教育负向功能的形成原因,可以两个角度即内外因素进行论述。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有社会体制混变、文化混变和经济的冲击等社会变迁方面因素。社会体制混变指的是新体制逐渐取代旧体制的过程,而旧体制依然顽强地存在着,造成新旧体制相互冲突的局面。⑥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教学评估制度的单一性与欠科学性、教育结构不当性等等,均是社会体制混变而产生的教育负向功能。文化混变主要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不适宜性引发的教育负向功能。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守成文化,“儒学不足进取,但可以守成”,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注重整齐划一,没有重视学生个性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地使学校成为生产同一产品的工厂。经济的冲击主要使学校乃教育变得功利化。学校和教师自身利益意识膨胀,可能不再是为培养人而从事教育活动,而是为了牟取自身利益。学生也可能不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为了追求就业或金钱而学习。那么教育者就不再是社会代表者,受教育者也不能成社会接班人,整个社会就是追逐利益的社会。

从内部因素来说,教育负向功能主要是源于教育本质、功能、规律的错误认识和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的不当运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使人成为人的活动。当将培养理解成制造,学校就会变成工厂,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产生负向功能。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不恰当运用涉及的是教育微观操作层面。在这层面最容易产生负向功能,如教师的评价素养缺失,在课堂评价行为失当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授式的,而不是启发式,培养的学生只是千篇一律的“产品”。可以说,教师的个人品质、人格魅力、行为习惯、教育方法等影响着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方法的刻板、教育评价的缺失等都会使教育产生负向功能。

4教育负向功能的应对之策

我们探析教育负向功能,目的在于研究相关应对之策,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我们可以针对教育负向功能形成的各种不同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但对于外部因素引发的教育负功能,我们不可能要求立即改变外部环境,使诱发负向功能的因素清除,只能通过正确的教育一步一步引导外部环境变迁,进而外部环境与教育达到和谐状态。那么本文所提出的应对策略主要针对教育本身因素所引发的负向功能。

根据教育负向功能的内部形成原因,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全面深入地探索教育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教育内容、结构,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本质问题方面,我国已进行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正确的教育并不是工具性教育,而是生命教育,⑦⑧即以生命为本,培养完整的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之中。只要把握正确的教育,即树立生命教育观,教育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学方法等才能更好服务于培养人这一活动上来。在树立生命教育的旗帜下,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扎实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一些不适宜的体制,如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已不适应现阶段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情况,需将我国按地区分为三类,⑨一类是以县为主的城市,二类是以省为主的城市,三是以中央为主的的城市,这样的财政体制才能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二是学校需建立五观,即开放化的教学管理观、灵活的课程与学制观、个性化的教学观、平等合作的师生观和发展性的考试与评价观。⑩三是教师需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及专业素质和评价素质。教育目的正确并不能保证教育不会产生负向功能,在其中间还一个微观操作层面,而教师是其最重要的主体。

教育负向功能同正向功能一样,是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运用教育时,不可能一味强调教育的正向功能,而对负向功能视而不见。

注释

① 负效功能是事物对环境功能需要的损害作用,其后果不利环境的生存发展;负向功能是事物对环境现有属性和存在状态的否定作用,其后果使环境趋向变迁。

② 罗伯特金默顿著.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译.华夏出版社,1990.

③ 吴康宁.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J].教育研究,1992(6).

④ 雷鸣强,符俊根.必要的张力:教育正负功能的矛盾[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

⑤ 郝文武.教育负功能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

⑥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⑦ 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

⑧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3).

⑨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4(4).

⑩ 王娟,李运庆.我国教育负功能研究十五年[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猜你喜欢

功能教育
也谈诗的“功能”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