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

2016-05-30王艳平宋力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培养

王艳平 宋力

【摘 要】职业美术教育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和工作方向。开设设计素描课、图形创意课、平面构成课以及开展主题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意设计的理念,指引学生进行主动创意与灵活设计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职业美术教育 设计意识 培养

职业教育始终密切关注着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以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何在职业美术教育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使之具有基础扎实、思维灵活、动手力强的特点,具备个性化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能力,是职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和工作方向。

一、设计意识在职业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已经开始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努力推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的无缝融合。因为设计意识带动创新能力,既可以提高技术创新和科学研发的速度和效率,也能够对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职业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必将对于学生的学习、实训乃至于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意研发能力的坚实基础。

二、设计意识在职业美术教育中的培养方法研究

传统美术教育多注重学生手上功夫的培养,却忽略了设计意识的引导和塑造,使其在设计课上的思维受到禁锢,摆脱不掉根深蒂固的基础绘画思维模式。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即如何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渗透设计科目的知识,把技法训练和意识创新相融合,让学生既能拥有纯熟、坚实的绘画技能,又能拥有灵活、开放的创新思维。

(一)开设设计素描课,激发学生设计意识

传统素描教学注重绘画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的学习,强调观察、鉴赏和造型能力的培养。设计素描所担负的责任与绘画的基础素描是截然不同的,不是简单的技能练习与准确描绘训练,而是学生尝试利用点、线、面等简单语言表达视觉体验与摸索艺术创造性本质的一种过程[1]。

我们要将设计素描和基础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解构和重组教学观念,增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着重培养,注重对学生多维度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演化,提炼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对于教学题材的选用,要优先考虑生活中新颖奇特、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对象,引导学生从构图、质感、肌理等方面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选择对象的局部美感进行夸张地精微描绘,从中探究点、线、面等形式因素的趣味点,体会画面的节奏变化美感。

(二)开设图形创意课,启迪学生设计思维

图形创意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设计课程,着重于对图形语言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发散思维图形训练,可以深度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联想能力,并为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各种设计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图形基础[2]。图形创意课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并不侧重于画面效果的塑造,而着重于物象间的形象联想,强化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由形象联想而引发的图形创意在视觉设计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很多优秀的广告创意都是源于设计师丰富的形象联想能力。图形创意课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更能够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的能力。

在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以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为依据,从消费者的观点与视角出发,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关于设计教学的基础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和把握造型语言,逐渐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设计思路,创新、开发、结合、互动的构建多种设计方案。

(三)开设平面构成课,增强学生设计体验

日本著名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巳先生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Sense)及丰富的创意(Idea),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3]学生进行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通过专项的思维训练活动,体味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在二维平面内研究形象间的排列方法,学会利用形式美法则来组织形、创造形,解决从现实到抽象的过渡问题,构成具有设计美感的视觉艺术形式。

教学中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创作和实践,形成一种自始至终的理性的情感体验,灵活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及律动、对比、特异等各种构成形式,使其发生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产生具有新的设计意趣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开展主题创作,活跃学生设计热情

主题创作强调作品的核心内容,在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上,注重体现作者的主观认识,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往的美术专业教学注重对物象的直观感受和写实性的再现,表现方法相对理性。把设计意识引入教学以后,我们要设计富有寓意和兴趣的主题供学生研究和完善,锻炼学生以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主提升动处理画面的能力。强调设计创作的主题意识,在创作内容、形式和效果处理上,加入主观创意思维,把表现内容和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带着问题、思考和想法进行艺术实践,力求设计思路的清晰和自由。要通过举办设计展览(画展)、艺术节和班级文化建设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得以集中展示设计成果,活跃设计思维,提高创作热情。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放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指引学生进行主动创意与灵活设计。要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规律探析,形成更多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实践经验,以此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印凯.重新解读设计素描[J].装饰,2008(04):96.

[2]曹轶平,范作均.图形创意教学中创意过程的解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31-33.

[3][日]朝仓直巳(吕清夫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