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2016-05-30曾露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工学学期

曾露

【摘要】在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任务。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应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主线,围绕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并将顶岗实习作为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同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路线,使得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着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职业学校要努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校企深度融合,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深化教学改革,真正做到“融专业入产业”,“校中厂、厂中校”,使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要以专业自身特点和行业背景为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学习的分阶段培养,逐渐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形成专业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将源于企业的工作项目转化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密关联。通过由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组,对从企业获得的近百个工作项目逐一进行“四要素”分析。“四要素”是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对象、工具、规范和要求。例如,工作项目“带圆柱、螺纹、沟槽、圆弧的轴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实施”的工作对象是被加工零件,劳动工具是数控机床等工艺装备,工作规范是编程规则等,要求是指对零件的加工技术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将“四要素”相同的工作项目归纳在一起,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专业课程。

2、统筹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基础课程要强化服务专业功能,精简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科技文化类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活动、社团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凸显职高基础课程的类型特色。

3、规划实习实训课程

为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原有毕业实习基础上,增设入学初期的“看企业,讲专业”认识实习和大二期间4个月顶岗实习,并在顶岗实习期间开设相应专业拓展类课程,促进学生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安排相应技能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通过系统化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并提升职业素质。

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的订单要求展开,围绕企业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育人、订单与教学实现了“三统一”。企业所需人才与用人标准相统一、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统一、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需要相统一。订单培养模式流程为企业或校内认知实习,再到校内专业技能培养,最后为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其能力流程方向为认知——绘图员——数控操作员——数控工艺员——质量检验员——数控编程员,依次分配对应的学期。订单培养与企业人才需要相匹配,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学,采取“岗位能力递增”教学模式,根据工作过程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生产实训主线来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不断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员工。第一学期为认知阶段,培养绘图员;第二学期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几段,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第三、四学期为专项技能培养阶段,培养数控工艺员;第五、六学期为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培养合格的质量检验员和数控编程员。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

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来实现教学。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从第一学期就为该专业的相关学生设置校内外的实习岗位,安排周一到周四为理论学习时间,周五到周日为岗位实习时间,如此循环构成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第一到第三学期培养职业能力,第四学期强化工学交替职业能力,第五学期为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学期,并且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性的设定定岗实习,第六学期为预岗就业实训学期。通过循序渐进的工学结合学习过程,之后应聘与就业。工学交替提升了“工”的比例,有效变换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通过调整学习时间,选择企业生产旺季到企业实践学习,满足企业人力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工学交替为做、学与教合一的学习模式,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作业流程为导向,将数控专业按照作业过程划分课程体系,作业流程分为编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程序、数控加工操作、数控设备维护、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这几个部分。根据划分的作业流程,推进到职业能力行动领域,再转换到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根据行动领域划分出学习领域依次为:机械识图与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切削原理与刀具、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特种加工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这是个领域。再细化各领域的工学交替学习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校内生产性实习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企业质量标准等内容。根据企业需求、岗位种类、技术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技能模块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在出勤、工作态度、工作纪律、执行工艺、执行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认知水平。

总结

职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的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专业定位、职业方向,结合数控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实践性、操作性特点,实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運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不断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几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新型创新型、实用型与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工学学期
盐工学人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工学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