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命妇服饰蹙金结绣之美的典型
2016-05-30王森燕
王森燕
中国自古以来以“衣冠王国”著称,以皇族服饰为主要内容的服饰制度,成型于周代,在当时就已设立专门负责服饰的部门,服饰的作用已不只限于遮体护身,开始与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流传至今的《周礼》、《仪礼》、《礼记》,都详尽的记录着当时严格的服饰等级、礼仪场合及专门掌管车骑服饰的官员。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强化,服饰制度也越来越严密、完善,出现了《舆服志》等对统治阶层的车骑服饰制度有着更为专门的详细的记录。到了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皇帝官员甚至妃嫔的服饰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等级规定。
自明代建立,经过一段安养生息的措施后,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纺织业得以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苏州、杭州、南京等一批专业生产地区,为服装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的条件。因为明代是从元代蒙古人手中夺取来的政权,所以明代对整顿和恢复汉族礼仪非常重视,废除元代服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将原来的服饰制度一次的规模的调整,后数百年内冠服制度未曾有变,其形制在后来的戏曲服装、民间婚俗中一直延续下来。
在古代,“凤冠霞帔”是明清皇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特有的着装,因为有着明确的等级区分,普通平民不可随便穿戴,它既体现了封建社会贵族女性服饰的最为典型的蹙金结绣之美,同时也成为官宦贵胄之家的女性获得享受荣华富贵,并以之作为炫耀夸饰、养尊处优的尊贵身份和优裕生活的恩宠象征。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太后、皇太后、皇后的规定服饰。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了缀有凤凰以外还有龙,如皇后的凤冠就是缀九龙四凤;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花钗,但习惯上也叫它为凤冠。
霞帔,是一种帔子,形制像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坠一颗金玉坠子。至宋代时霞帔已成为贵妇的礼服,但最具典型意义和最富蹙金结绣之美“凤冠霞帔”,乃是明代,明代因袭不改,自洪武五年定,至二十四年又定,不同等级的命妇所着霞帔的纹样都有严格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 霞被为命妇的礼服,并随着品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二品命妇, 用整金绣云霞翟纹, 级花金坠子; 三、四品用金绣云霞孔雀纹,级花金坠孔。五品用绣云霞鸳鸯纹, 镀金极花银坠子; 六、七品用绣云霞练鹊纹, 级花银坠子;八九品霞被, 用绣缠枝花纹, 坠子同七品。随着等级的升高,纹饰也更华丽,与之相配的坠子也更加稀贵。
凤冠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按照华夏礼仪,大礼可摄胜,就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民间的凤冠霞帔虽然形状酷似宫廷中的凤冠霞帔,但在质料方面还是有着天壤之别。新郎、新娘会在举行婚礼仪式的那一天穿戴上“九品官服”凤冠霞帔,打扮的高贵漂亮,尽管只享有仅仅一天的九品官和皇家嫔妃的待遇,但这一天却成为民间男女一生中最为幸福荣耀的时刻。凤冠霞帔不仅成了女子大喜大贵的装束,也是祝福、祈福的形式表现,是象征一生最华贵、最喜庆的符号标志。
霞帔和凤冠“搭档”在一起,不僅是古代女子的心头之爱,更是文学家们乐于描写的美好事物。除了上文提到的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有对凤冠霞帔的描写之外,元代杨显之创作的杂剧《潇湘雨》中也写到了凤冠霞帔:“《潇湘雨》是元代比较著名的杂剧,写的是秀才崔甸士中举做官后弃妻再娶,原配张翠鸾寻夫反被诬陷,受尽苦楚,最终夫妇和好的故事。这出杂剧共有四折,在第四折里提到过凤冠霞帔:‘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明末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中有一篇《张廷秀逃生救父》,里面写到“花烛之下,乌纱绛袍,凤冠霞帔,好不气象”.从这里可以看出是一个结婚的场景,新娘的凤冠霞帔和新郎的乌纱绛袍相得益彰,十分气派。而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红楼梦》了。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李纨的那首“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可谓家喻户晓,画着的那盆茂兰,以及旁边那位美人更是让讀者印象深刻。画面中的美人穿着的正是“凤冠霞帔”。
清朝入关后,本着讲究实用的原则对前朝服饰做了许多革新,原来装饰繁琐的贵族妇女所穿戴的凤冠霞帔也尽量作了简化,明朝以前的那种完整的凤冠霞帔渐渐从北方人的着装习俗中消失了,仅在南方女子婚庆时才穿戴。直至今日,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潮又在中国兴起,这种传统的婚礼装配在继西方的婚纱之后又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重新以更加有韵味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