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2016-05-30郭御玺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现象

郭御玺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凸显。相關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持抵制态度,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将对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原因 多学科视野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需要为儿童营造轻松趣味、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对当前“小学化”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本文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为出发点,针对社会各方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看法做出分析,期待为提升幼儿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不同观点分析

第一,幼儿园教师的观点。不足10%的幼儿园教师持肯定态度,认为教师应该为儿童传授知识,但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10%的幼儿园教师持否定态度,认为英语、识字、计算能力是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多学科的幼儿园教育超出了儿童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80%的幼儿园教师持中庸态度,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讲究方式方法的前提下应该为儿童传授英语、识字、算数等知识,但是如果过分讲究幼儿园教育中的多学科化,势必对孩子的身心造成负担,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第二,家长的观点。第一种是表示赞同,认为小学教育的教学进度比较快,孩子应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二种是表示反对,认为每个年龄段有其不同特点,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实施教学,孩子处于幼儿园阶段本应该拥有足够自由玩耍的时间,为人生留下快乐的童年回忆,而“小学化”现象剥夺了孩子本应快乐的童年;第三种表示无奈和矛盾,认为在幼儿教育阶段的确应该为孩子创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但是面对小学入学考试的压力和孩子未来将要面对的激烈竞争,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可见“小学化”现象的存在不仅给儿童的心理造成负担,家长也会左右为难。

第三,小学教师的观点。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小学教育没有必然关系,小学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的具体情况;少数小学教师对以上现象表示肯定,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学科化”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小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小学教师对以上现象表示不赞同,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小学化”教学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缺失,且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存在本质区别,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小学教学规律[1]。

第四,教育专家的观点。教育专家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基本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小学化”现象是制约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不能有效衔接的根本原因。“小学化”现象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年龄特征,造成孩子身心负担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以后各教育阶段的有效学习。

三、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

(一)社会学角度分析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人是有限的存在,以生理角度认知,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角度认知,人是社会的组成因素。如果人不对自己的本性进行有效约束,人的本性会无限扩张,使之无法成为自身本性。”随着社会发展,现代自由观念及欲望无限扩张,正是由于这种闲散游荡的意识状态,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限膨胀,使多数家长与家长之间针对孩子的知识量形成攀比,要求幼儿园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知识满足其的竞争心态;同时,幼儿教育产业内部为满足家长对孩子知识掌握的要求,从而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益,幼儿园纷纷开设“小学化”的课程,违背幼儿教育的科学规律。因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在社会学视野中是一种失范的现象[2]。

(二)心理学角度分析

心理学认为,社会特殊情境是造成社会失范的主要原因。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产生相同的心理意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面增强孩子本领以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这种主体心理意识共同造就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的现状。

(三)现象学角度分析

现象学以“日常生活实在”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现象学认为任何现象的存在都具有一定客观原因,在特定的时代内存在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我国一直推行的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成绩过分重视,当这种重视从中小学教育阶段蔓延到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同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必然产生。因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在现象学视野内是由必然失范向自然失范的转变[3]。

四、结语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是违背科学教育规律的一种社会失范现象。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国家、家长、教师对这一现象的重视,转变观念和心态,避免“小学化”现象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3-12,45.

[2]郭敏.从知识考古学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46-49.

[3]陈纳.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特点、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05):90-93.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现象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