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词做状语 古今共有之

2016-05-30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二叔金黄

年逾古稀的二叔,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几十年雨雪风霜的经历、多姿多彩的生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练就了较为高超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尽管不能算作出口成章,然而在山区老家也堪称“能说会道”的“屯不错”一类人。春节回乡探亲,聆听他老人家一番生活感慨,可能是出于语文教师职业的习惯吧,无意中记住了他说的“雪白雪白的馒头”、“火红火红的灯笼”、“冰凉的土炕”和“棒硬的腰板”等,于是便有了本文。

二叔话中的“雪白”、“火红”、“冰凉”和“棒硬”,使我想起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中的名词做状语,其中有一种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特征、状态的比喻式。就中学而言,初中课本《冯婉贞》中的“猱进鸷击(像猿猴那样敏捷地前进,像鸷鸟那样勇猛地攻击)”和《狼》中的“犬坐(像狗一样地蹲坐)”属于此类;高中课本《鸿门宴》中的“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掩护)”和《过秦论》中的“云集响应(像云朵一样地集聚,像声响一样地回应)”等也是这种用法。“雪白”、“火红”等词,无疑是古代汉语中这种比喻式名词做状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延用,它们完全可以用“像……一样”的固定格式来理解。

“火红”,即“像火一样的红”;“雪白”,即“像雪一样的白”;“冰凉”,即“像冰一样的凉”;“棒硬”,即“像棍棒一样的硬挺”。二叔他没念过书,更不懂得语法,他是无意中说出来的,而我们,特别是学习汉语知识的广大中学生,倒应该时时刻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有意听之、辨之,认真总结才是。其实,在现代生活的语言交际中,经常有沿用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如果我们能从课本的小语文中走出来,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大语文当中,认真听取,仔细分辨,那么,就会发现很多很多。例如:

1.没有星月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真是漆黑一片。(漆黑,像漆一样的黑)

2.蜂拥而至的乞丐,转眼间就把那10斤大饼、20多碗水饺鲸吞个净光。(蜂拥,像蜂群一样地拥挤着;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

3.他俩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冰释,像冰雪一样地溶化)

4.帝国主义及西方列强,总想瓜分弱小国家的领土。(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5.现在,让我们请五号嘉宾闪亮登场!(闪亮,像闪电一样的明亮)

6.碧绿的花盆中盛开着金黄的菊花。(碧绿,像碧玉一样的绿;金黄,像金子一样的黄)

另外,这种比喻式的名词做状语情况,在成语中也常见。例如:虎踞龙蟠、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蟠凤逸、龙飞凤舞、狼吞虎咽、狼奔豕突、虎视眈眈、虎背熊腰、鼠肚鸡肠、冰清玉洁、蝇营狗苟、牛高马大、佛口蛇心、土崩瓦解、羊狠狼贪、狐疑不决、羊肠鸟道等。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二叔金黄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如意金黄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乡村,那一抹金黄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二叔进城
傻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