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

2016-05-30林淑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一般认为,母语对二语学习会产生两种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外语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认为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关键词】母语 二语习得 跨语言影响

一、引言

由于外语学习者已经养成了母语语言行为的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自然会受到原有语言习惯的影响,即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Lado的《跨文化语言学》被认为是第一部探讨具体的对比分析方法的著作。Lado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认为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根据Lado的对比分析假设,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一般认为,正迁移有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

二、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的负面迁移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否认,它在语音、语义、句型、语法层面上形成干扰,使学习者在母语的影响下难以掌握地道的外语;另外,母语的文化迁移也会阻碍外语学习,学习者可能会用自己的文化习惯去套用外语的文化习惯,从而产生语用错误。

例如,中国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论讲得多么标准流利,或多或少都会带一点中国口音,不可能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讲得纯正地道。究其原因,一旦学习者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一般在十二岁以前),学习外语就不可能像学习母语那样轻松自然,因为英语跟中文的发音部位不一样。再者,二语习得中,词汇负迁移是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Kellerman曾评注:大量证据表明母语对过渡语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词汇方面(Klellerman,1987; Eliis,1994)。每一种语言都有它们独特的组词、搭配方式和表达习惯,而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级水平者,往往会从词义角度出发,把词汇对等地从本族语翻译成目的语,由于对等翻译造成的带有母语语义的英语词汇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学生以“We must adapt to society.”来表达“我们必须适应社会”(We should adapt ourselves to social circumstances.),显然是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同时词的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其联想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尽相同。在交流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按母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从而产生了不符合目的语文化习惯的言语行为。例如中国人见面往往会问“吃饭了吗?”“去哪儿?”这在中国人看来只是简单的寒暄,但是如果这样跟外国人打招呼,对方会觉得莫名其妙,而且非常不礼貌。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将母语迁移视为一种交际策略,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三、母语的正迁移

陆效用认为:母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的观点具有一定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表面上看,母语“影响”了外语表达,实际上母语“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应该把“干扰”看成“调解”。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Fromkin和Rodman指出:人类每一种语言都具备特定语法的基础,即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这一语言共性与二语习得具有密切联系。当他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就会把他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二语习得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以中国人学习英语为例,学会了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会有一定帮助;懂得了汉语语法,有助于理解英语语法;掌握了汉语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

四、结语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以英语为目标语,不断调整、重组和建构,在此过程中母语的影响必然存在,如果能够把文化比较和语言习得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就能能够充分利用优势条件,逐渐减少母语的负面迁移,实现向英语思维的过渡。

参考文献:

[1]Bhela,B.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nce in learning a sencond language: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of 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nce with target language usage[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1999(1):1-16.

[2]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9.

[3]Odlin,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44-51.

[5]王立非.国外二语习得研究新进展[J].国外外语教学,2002(2):1-8.

作者简介:林淑敏(1987.2-),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法语语言学方向。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母语
母语
母语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