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
2016-05-30许乐
许乐
摘 要: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同时大学生个体的艺术素养也逐渐提高。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大学生艺术团在当下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成型的大学生艺术团,但艺术团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的作用还存在一些不足。那么如何让大学生艺术团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团;校园文化;师资水平;课程教学
随着校园文化的日益蓬勃发展,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初具规模的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团也已经成为高校营造高雅校园艺术氛围、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团打造良好校园文化品牌,也有助于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思想,进而提升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本文,笔者将通过剖析大学生艺术团的作用和打造品牌艺术团的方法提出一些思考。
1 大学生艺术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1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
首先大学生艺术团在其日常排练和演出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艺术专业知识,从而可以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1.2 引导大学生思想
大学的思想引领工作大部分是通过思政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如果能够通过大学生艺术团开展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传递正能量。让大学生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3 提升学校软实力
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优劣是体现一所高校软实力水平高低的要素之一。高校以大学生艺术团为抓手从而打造优秀的固化校园文化品牌,是提升校园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另外,大学生艺术团往往代表着一所高校的最高艺术水平,让艺术团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从而展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和学子崭新的精神面貌,也能够加强学校的软实力。
2 发展大学生艺术团的方法与策略
2.1 提升大学生艺术团的地位
要提升大学生艺术团的质量首先应做到重视,要把艺术团打造成代表学校最高艺术水平的团队为目标,而非仅仅作为一般的兴趣性社团发展。这就要求艺术团在发展过程中拥有配套的专项资金和硬件设施。例如改善艺术团排练环境,保证每支下属的文艺队都配备自己的排练场地和设备。每年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举办汇报性演出,增加艺术团舞台实践机会。在客观条件下保证艺术团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2.2 专业师资提升大学生艺术团的专业水平
专业师资对于艺术团业务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高校艺术团的团员都是非专业,所以平时课堂接触的都是所学专业知识。因此团员艺术专业的学习极大程度依赖于教师指导,而往往一些高校会为艺术团聘请校外老师,这些师资不稳定的因素会导致教学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团队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因此配备专职教师是对艺术团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
2.3 规范艺术团排练课程
规范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日常排练课程,是提升艺术团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因存在学生自身专业课程较多的客观因素,所以应当依据客观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确保有固定师资的同时,指导老师应该制定一套体系的教学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小课和大课相结合的方式安排,避免无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通过规范化的课程教学,使艺术团的团员能够循序渐进的提升专业水平。
2.4 为艺术团提供更多演出实践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打造更多的固化校园文化品牌,在增加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能够为艺术团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同时艺术团要坚持走出去,不断地参与各级赛事。不仅可以为校争光,也通过比赛提升专业水平。
2.5 完善艺术团专业化管理体系
制定规范化的团队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职责,培养艺术团成员的凝聚力。同时艺术团也应当形成规范化的奖罚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团员的积极性,强调队伍的纪律性。在艺术团第二课堂教学中纳入学分制,让学生的排练成果能够有效地轉化为学分,让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艺术团的发展才能良性循环。
2.6 提升艺术团学生的生源质量
良好的生源是保证高水平艺术团的基石,因此如果一所高校能够招收艺术特长生,将有助于艺术团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普通高校1909所,具有教育部批准招收艺术特长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仅有53所”。[]从以上数据来看,大部分高校并不具备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权利。因此各高校应该加快招收艺术特长生的计划,通过引进高水平的艺术特长生,带动学校公共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3 结论
大学生艺术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角色,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艺术团是体现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艺术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发展大学生艺术团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应当如何更好地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笔者在文中提出通过提升大学生艺术团的地位、加强引进专业师资、规范排练课程、加大提供演出实践机会、完善管理体系以及提升生源质量六个方法,以此为提高大学生艺术团水平提供一些粗浅借鉴。在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之路上,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真正走进课堂,为广大学生带去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林雯.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第6期.
[2]张扬,李玲.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第19卷,第1期.
[3]林英涛.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与管理探究[J].文学教育,2012年11月.
[4]苏娜娜,赖柳青,黄小娟.高校艺术团建设和管理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