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语言能力
2016-05-30刘春青
刘春青
摘 要:语言是交流的承载,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维都需要语言的桥梁来支撑。数学语言是数学的载体,具有严谨性高、条理性强、完整性好、表达简约的特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建立,直接影响其对数学的学习效果。本文浅探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况以及培养方法,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数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准确、连贯、丰富、全面的语言反映着思维的缜密、层次及丰富度。数学语言较其他语言具有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表达简练、内容完整等特点。数学语言的良好表达,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而且对学生数学学习及数学思维的建立起着加速作用。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为今后学生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在数学课本内容的设计上,往往将复杂难懂的数学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这样做大大改善了数学教学的困难情况。学生学习往往具有很强的兴趣引领性和直观感受性,学习能力也具有差异性,学习效果通常以整体学习为主。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表达不出、回答问题磕绊严重,并导致学习数学积极性被打击。因此,教学课堂出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小动作增多,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与老师互动减少等不良情况。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及特点已如前所述。对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数学语言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展开,并针对学生在数学表达方面的各种缺点进行针对性补救。
2.1 培养学生敢于说的信心
学生性格单纯,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学生敢于说的信心。当学生不会说、说错或语言不规范时,应给予鼓励,而不是批评。教师的教学态度在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具有一个过程,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耐心来帮助学生度过这个学习阶段。
第一,在课堂提问回答的环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第二,当思维处于一种“卡壳”的状态时,应该用温和的方式给予及时的启发、修正和补充。
第三,要多留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实际教学中,避免出现学生还没有回答,教师就急于给予解答的情况。“学生自己说出来”和“老师说出来”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前者使学生理解更生动深刻、后者会产生学生机械记忆的结果。
2.2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2.1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应注重培养其规范性表达。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而且要注重教学方法。在教学初期,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上,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不必过分注重。学生对数学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后,应将重点放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中,用游戏的方法,启发学生对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认识。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一只粉笔”,开始学生会用“一个手掌”、“半只铅笔”等方式来表达。这时教师应该提出“粉笔的长度是一定的,但大家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引导大家,理解“当选择测量和方法不一样时,就会导致结果不一样。不一样的结果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误导”,从而使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有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思想,让学生在游戏中、在阅读中、在操作中学习,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2.2.2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注重其规范性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培养过程中,还必须注重表达的规范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规范性培养的原则是使学生的表达严谨、完整、简约、条理清晰。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应注重规范化的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耳濡目染。其次,教师应注重良好数学语言表达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创造学生表达的环境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规范化。最后,当学生出现用语错误或表达不完整时,应及时准确纠正及补充。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纠正的方式应尽量温和,避免出现训斥情况的发生。学生学习需要激励和保护,切不可打击其积极性。
3 结束语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并维持良好的数学语言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充分理解正确表达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完备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注重表达的严谨正确性、条理清晰性、内容完整性、形式简约性,并在不断科学的练习中巩固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件易事,它需要教师大量细致工作的投入才能保证其顺利完成。教育启蒙阶段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1]韩卫明.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学参考,2011(6).
[2]李国黍,燕国蔡.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3]杨伦琴.浅谈数学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