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香包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2016-05-30黄国鑫
黄国鑫
摘 要:甘肃省庆阳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长河中孕育了艺术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被誉为庆阳民间艺术“四绝”之一的“庆阳香包刺绣”,保持了原始古朴、底蕴丰厚、民间特色浓郁、乡土气息强烈、个性突出的特征。本文将就甘肃庆阳香包的艺术特色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内涵予以探讨研究,希冀为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庆阳香包;艺术特色;文化价值
1 庆阳香包的历史溯源
香包古人也称为“香囊”“佩帏”“容臭”,在庆阳也称“绌绌”或“耍活”。据传,生于庆阳的上古医学家歧伯曾携药袋用于防瘟、防疫、驱逐蛇毒,是用熏法驱瘟去疫的鼻祖。因其制作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又有美观装饰效果,故而演变成习俗,流传至今。“香草”是草药的美称,使用药袋便被美誉为“香包”。
在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唐宋时,香囊成为女士的专用品。男人则戴荷包。香包盛香草,荷包主“盛细物”。明清时期,香包在庆阳地区更加兴盛,成了民众佩戴、馈赠的佳品。香囊,在清朝曾被视为爱情信物。至于到了近代,香包逐步演变为民间端午节文化的“附属物”。
2 甘肃庆阳香包的艺术特色
庆阳香包艺术是庆阳文化的历史积淀。其巧美、热烈与吉祥的寓意,承载着古老文化基因的传承秩序;影印着庆阳民间艺人对美追求的足迹。庆阳香包是民间艺术爱好者艺术修养的重要表达手段与途径;是民间艺术家对美的定格、对时光的留存、对生活的记忆、对上古遗风的继承;是民间艺术家、美术家、刺绣艺术家的情感的火花、激情的朝霞,是庆阳人民发现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路径,是庆阳人民在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水平上表征;庆阳香包艺术对庆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巨大的托举作用。庆阳香包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2.1 浓郁的上古遗风
庆阳香包闪亮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隐含着趋吉去病、祈福、避凶、辟邪的象征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具有显著的象征性艺术表现手法崇尚率真朴实,古拙而不失秀雅。夸张、粗犷却蕴含着独有的艺术个性,庆阳香包艺术留存着上古遗风:热爱生命、生活、敬畏、效法自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信仰;是古代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光辉写照。甘肃庆阳香包艺术蕴含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瑰丽雄奇、阳刚的民族气魄标志着古老中国传统思维习惯对庆阳香包巨大影响,可谓深入到了血脉、深入到了灵魂。最有见证意义的是庆阳“五毒”香包,其形式独具特色象征与夸张并存,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质,寓意着辟邪驱凶、消灾护体、纳祥祈福等寓意,形式奇特风格卓越,折射出从古至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表明其特有的心理状态、理想愿望与价值观念,留存着上古遗风与浓厚的原生态文化,是原始艺术基因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2.2 大胆的颜色跳跃
庆阳香包用色泼辣大胆、浓重绮丽属于原生态中的“原色”,如纯红、纯黄、绿、蓝等。色艳且浓烈、激情四射、热闹非常,鲜有灰色与复色出现。表征了地域环境、民情心理因素、民俗心理因子与用色的密切关联。囿于庆阳的地理位置所致黄土高原色彩缺陷诱导了人们对色彩心理慰藉。故而庆阳香包用色偏重于用色的靓丽、搭配的自由、灵活。在用色的组合上常常是率意而为按需(心理需求)设彩,注重色彩搭配合理、其效果往往是颜色对撞精彩、夸张对比张扬着颜色的跳跃原则,表白着激情飞跃的亢奋情绪,演奏出一曲曲绚丽丰美的色彩乐章。
2.3 精准的借物言情
庆阳香包艺术浓烈、稚拙、写意率真,具有精准的借物言情的表达效果,香包虽小却是庆阳人精神寄托、借物传情的工具。其香包艺术表现了庆阳人从古至今对人生豁达、乐观昂扬向上的态度更是远古先民在人类童年时期对生活的追求与憧憬,是华夏历史文化厚重与博大、玄妙与精深、奇巧與睿智的象征。庆阳香包艺术最擅长用比喻的手法。借物言情、寓意或深刻或直白或机巧或夸张,往往借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天然属性或者汉字的谐音特点。来用香包表述自己的情感。
3 庆阳香包文化价值所在
3.1 庆阳香包是陇东民俗文化的一面旗帜
庆阳香包是陇东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面旗帜,庆阳香包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庆阳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众文化、智慧的积淀、是民间艺术的结晶,刻录着庆阳地域时代的社会形态,是庆阳人民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民俗的也是民族的、同样民俗、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传承所在。挖掘开发庆阳香包这一民俗文化资源,对繁荣庆阳文化事业,对于保护民俗文化、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并传承民间非物资文化遗产,呵护民族历史、信仰、精神竖起民族自信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3.2 庆阳香包艺术是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庆阳香包艺术是庆阳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发现并创造的刺绣之美,是人民群众情感的记忆与喷发。上紧着情感的发条,烙印着其生活、生存、发展、进步的轨道,凝聚着时光的沧桑,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定格与延续。乃民族之魂,国之瑰宝。庆阳香包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见证了历史的祥和与喧闹。其艺术张力与韵味孕育出的抽象之美,轮廓之妙寓意着人们对现实景色梦中轻抚的眷恋。
3.3 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庆阳香包文化不仅蕴含了庆阳民俗内涵,同时又富有深沉的文化价值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充实与丰富,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经济,文化的建设步伐都具有促进作用。新时期,按照十八大报告“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如何让庆阳民间艺术品牌做大,使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做强,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弘扬庆阳民俗文化,延长文化产业链,提高香包文化产品附加值,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庆阳香包艺术留存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预示着人们趋利、避害、消灾祈福的心情,希冀风调雨顺,天安地泰、富贵长寿等诸多美好祈愿,是解读古代群体意识、生命意识的活化石,是古代先民灵魂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传递着“祈福却害”的美好愿景,相信其丰满的精神内涵,必将为推动庆阳乃至甘肃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进,张淑萍.庆阳香包的文化符号学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 张海敏,徐人平,王坤茜.傣族色彩文本功能意义的解析——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下傣族色彩文本的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3] 韩如飞,张宇红.青花装饰符号研究与应用初探[J].中国陶瓷工业,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