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解放和接管北平
2016-05-30鹿璐
鹿璐
斗智斗勇的和平解放
1949年1月3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从此北平的黑暗时代一去不复返,北平永远成为人民的北平了!
时隔67年后,每每想起当时人民解放军为了和平解放北平所做的努力,无不令人肃然起敬。我在想,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平静地阅读当年的史料,但是当时为了和平解放和接管北平,那种剑拔弩张的情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早在1948年10月29日,中央军委即电示,拟调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集结,择机攻击通县,进逼北平。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后,东北野战军迅速行动,仅用一天时间即令第四、第十一纵队作为先遣部队向北平近郊前进。此时,占据着东起山海关、西至张家口的狭长地带和平津地区的正是国民党军华北傅作义集团。傅作义集团在国民党军队中,是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劲旅,其总兵力有52万余人,武器装备精良。10月31日,中央军委又向前方发出电报,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约于12月上旬或中下旬开始行动,攻击平、津一带,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11月17日,中央军委再次发出电报,指示要提早进行平津战役,并做出战略部署。接到军委的电报,东北野战军快速反应,只用5天时间即集结结束。23日,东北野战军十个纵队分别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入关。一封封中央军委的电报通过电波飞向前线,仿佛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撒向盘踞在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在平西、平北、平南和冀东解放区、游击区军民的积极配合下,与华北野战部队会师。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新保安五个孤立的据点。接着解放军迅速解放了张家口,使华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2月14日,人民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但是解放军没有行动,而是按兵不动,采取“围而不打,耐心等待”的方针,以争取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蒋介石对傅作义不放心了,急派军令部部长徐永昌飞抵北平,劝傅作义南撤。傅作义面临着继续抵抗,还是接受和平的最后抉择。史料读到这里,傅作义将军最后的抉择,已经被历史定格,没有悬念。最终傅作义将军顺应历史潮流,接受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1月19日,东北野战军前线司令部代表苏静,与傅作义方面华北总部代表王克俊、崔载之签订了《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使北平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800年建都史的古城,能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波澜壮阔的入城仪式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从西直门入城与国民党军队在西直门的城楼下举行防务交接仪式。傅作义部队的军官将象征着北平防务的各个城门钥匙交给解放军,接着解放军先头部队顺利进入北平城。当天在西直门城门内,欢迎解放军部队进城的群众簇拥在道路两边,解放军从西直门越往里走,欢迎的人就越多。人们扭着秧歌,唱着解放的歌曲,尽情表达着对解放军的欢迎之情。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平津前线指挥部决定2月3日在正阳门举行庄严的入城仪式。整个入城仪式从上午1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入城的队伍分两路分别从永定门和西直门进入北平城,然后在正阳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当天参加入城仪式的有骑兵、炮兵、装甲兵、坦克部队、步兵等在北平周围驻扎的解放军部队。据当年参加入城仪式的部队老战士回忆:那天天刚亮他们就起床了,检查、发动好车辆和坦克,7时部队从南苑机场出发,8时左右就开到了永定门。进城的部队在永定门内大街整好队形,沿着北平城的中轴线向正阳门进发。部队在珠市口一带先与欢迎的人群相遇了。一时间欢呼声雷动,大家呼喊着,招着手,有多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欢迎的人群拥上来了,他们跑进了解放军行列里面,老百姓与解放军一下拥抱在一起。欢迎的群众在装甲车上写着:“你们来了,我们很快乐!”“真光明呀!”“同志们!加油呀!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呀”……队伍陆续向正阳门箭楼前进。欢迎的队伍中那些活泼热情的女学生,在部队行进的队列左右扭起大秧歌,她们一边扭一边唱。那种热烈动人的情景,使人真正地感到解放的喜悦。
时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四野司令员林彪、四野政委罗荣桓、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彭真、刘仁等北平市委的同志和傅作义军队的代表登上正阳门箭楼,准备检阅入城部队。上午10时,随着四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仪式开始了。军乐队的铜管乐器闪着金灿灿的光芒,军乐手们吹奏着雄壮的进行曲。集结在正阳门大街的入城队伍以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彩车和军乐队为前导,在一辆插着红色指挥旗的装甲指挥车的引导下缓缓从前门大街进入会场,装甲车队列队在最前面,接着是炮兵车队、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骑兵方队、步兵方队,队伍雄赳赳地走在大路上,显示了人民军队强大、威武的英姿。接着解放军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东交民巷——这条从1901年起就不再有国人脚印的、充满了屈辱的街巷,终于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到来,恢复了中国的主权。
稳扎稳打的和平接管北平
为了顺利接管北平,中央调集了一批干部参与接管工作,1948年12月18日,在涿县市委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成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12月24日,在河北良乡召开了北平接管干部大会。而此时,北平完全处在解放军的包围之中,近郊地区的门头沟、石景山、清华园、长辛店和丰台等地区已经开始了接管工作。近郊的接管工作,主要是建立城郊各区人民政权,接管工矿企业和文化事业,宣传教育并组织四郊的工人、农民、学生、职员等,通过进行四郊的接管工作,拱卫北平。中央当时考虑到北平被接管以后,在北平的反动势力不是被一扫而光,而是通过各种的形式渗透在社会各处,不可能完全肃清。在北平接管的特殊时期,必须实行军事管制,首先肃清一切反动势力,不给敌人任何活动的机会。人民的政权对一切劳动人民是民主的,但对反革命势力则必须是管制的、专政的。因此决定,北平的接管将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
人民解放军为和平解放北平,与傅作义军队进行了艰苦的谈判,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北平和平解放的曙光也就在眼前了。1948年12月28日,北平市军管会发出了《关于做好入城准备工作的通告》,要求各单位立即将所属人员区分为第一和第二梯队。规定入城之后,必须做到:一是入城头两三天,各单位人员非经许可不要分散,早出晚归,汇报情况;二是利用各种交通、通讯工具,按级实行口头和书面报告和请示;三是建立请假、值班、收发等制度,以免各方脱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参加接管干部的管理,北平市军管会还颁布了14条入城纪律,内容涉及入城人员的军风纪律,要求入城人员服装整齐,注意礼节。甚至规定通行时要靠右边走,不准在市内乘马驱驰,汽车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40里;不准在街上吃东西,不准随意大小便,维持公共卫生;不准私入民宅,不拿人民一针一线,必须公平交易,遵守群众纪律;乘坐火车、公共汽车或电车时,必须遵守乘车规则,听从指挥,不准扒车、跳车等等。从这些颁布的纪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民解放军的接管干部纪律严明,处处展现出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一切准备就绪后,1949年1月1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成立布告,宣布“北平四郊国民党匪军业已就歼在即,北平将告解放,为着保障全体人们的生命财产,维持社会安宁,确立革命秩序,着令在北平城郊,东至通州,西至门头沟,南至黄村,西南至长辛店,北至沙河的辖区内,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指挥之下的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为该区军事管制时期的权力机关,统一全区的军事和民政管理事宜,一俟北平解放,即加入北平全市,为其管制区域,并任命叶剑英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亦在同一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也同时发布,布告中指出“北平四郊,已告收复,古都亦将解放,为巩固郊区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并发动与组织各界人民协助人民解放军迅速粉碎蒋傅匪帮的反动统治,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北平,着即成立北平市人民政府,任命叶剑英为市长……”中央局和北平市委给军管会布置了四项接管任务:一是肃清一切反动势力,二是接管敌人遗产,三是建立人民政府秩序,四是宣传教育群众。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与傅作义军队交接防务,北平回到人民手中。2月2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军管会和北平市政府也从郊外移往北平城内的办公住所,开始对外办公。军管会下设警备司令部、市政府、物资接管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警备司令部负责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及散兵游勇,执行军纪、军法及戒严、解严等事项,并有效的组织防空;市政府负责市内民政、公安、司法、交通、卫生、消防等一切市政建设,管理市区内各业及外侨事项。并按工作需要设立民政、地政、教育、卫生、工商、公安、公用、工务、财政等九个局及人民法院、外侨管理处、合作社、贸易公司、银行等组织;物资接管委员会负责接收敌伪产业及公共物资财产,没收官僚资本、直接代管属于国家之企业,动员与组织力量,供应城市煤粮需要并按工作需要下设财经、交通、卫生、军政及房屋地产等五大部;文化接管委员会负责接管一切属于国家的公共文化教育机关及一切文物古迹(属于市范围内者由市教育局接收)并按工作需要下设教育、文艺、文物、新闻出版等四大部。
军管会的工作人员纪律非常严明,他们对城市的工商业、市政、文化机关,名胜古迹,国家仓库财产物资及其他一切公共建筑,“只是看管,不许动用,只许保护,不许破坏,空手进,空手出”,号召每个同志自觉遵守政策,服从纪律,爱护人民,坚持立场,做到群众互相监督,干部以身作则,按级负责等等。
北平和平接管经过四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北平市内原来国民党的党政机关、文化教育、企业、交通等大大小小千余家单位,皆转入人民手中。北平秩序安定,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被肃清了,人民群众过上稳定的生活,北平市的人民民主政权逐渐巩固,北平市的工作进入新时期。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