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容视角谈国内主流媒体话语权之构建

2016-05-30朱颖于芮苏

对外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访英国事访问泰晤士报

朱颖 于芮苏

2015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正式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十年以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被中英两国媒体作为重要外交事件加以报道。本文旨在分析《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报道“习近平访英”的新闻框架,以及我国主流媒体在内容呈现上的特点,为我国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构建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笔者选取了《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关于“习近平访英”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是英国的一张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日报,素以消息灵通、言论权威著称。这两家报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英两国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

笔者通过慧科实时搜索平台,键入“习近平”与“英国”两个关键词,将时间设定在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之间,并把媒体设定为“人民日报”,得到100篇相关报道,剔除18篇无关报道,共得到有效样本82篇。笔者又通过泰晤士报官方网站,以同样的方法抽样,得到107篇相关报道,剔除47篇无关报道,共得到有效样本60篇。

二、文本分析

本文结合研究目的,从关键词、新闻源、报道规模和报道主题、报道结构等四个视角进行文本分析。

1.关键词

笔者借助在线词频统计工具,分别统计了《人民日报》82篇相关报道和《泰晤士报》60篇相关报道中的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词,统计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有三个关键词相同,分别是“习近平”/“习主席”、“国事访问”和“卡梅伦”,说明两家媒体都建构了以“习近平访英”为主体的报道框架。

两家报纸不同的关键词包括:《人民日报》的“合作”、“发展”、“和平”、“伙伴关系”和“共赢”等,《泰晤士报》的“钢”、“投资”、“人权”、“核能”和“足球”等。比较而言,《人民日报》的用词更为宏观,正面倾向较为明显;《泰晤士报》的用词更加具体,无明显倾向性;《人民日报》的报道基于外交层面之上,凸显了“习近平访英”将推动中英全方位“合作”,开辟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泰晤士报》从具体角度切入,如“钢”、“核能”和“足球”等,其关键词还涉及《人民日报》没有报道的敏感议题,如“人权”和“抗议”等。

2.新闻源

新闻源主要分为两类:报道来源和引语来源。引语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除引语来源外,引语的分析还包括引语的强调。

从新闻源来看,《人民日报》的82篇相关报道中,73篇为本报记者报道,其余9篇来自新华社,官方信息发布机构垄断了报道来源;《泰晤士报》的60篇相关报道中,有4篇文章来自路透社,5处综合引用BBC报道,其余均为本报记者报道。可见,两家媒体报道来源都以国内媒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各自的立场和观点。但两者的区别也非常明显:《人民日报》有12篇引用英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均为正面报道,借英国媒体之口肯定此次“习近平访英”的积极意义;而《泰晤士报》仅有2篇引用中国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并且将《人民日报》定性为“the party mouthpiece”(党的喉舌),给《人民日报》贴上“党的宣传工具”的标签,对其观点持否定态度。

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人物所说的话。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对引语的来源和强调建构框架、体现观点、发表意见。从引语的来源来看,《人民日报》的引语主要来自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商界精英、学者和华人华侨等。《泰晤士报》的引语来源较为多元,除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和学者外,还包括反对党和持异见者的意见,以及抗议者及其家属的言论。从引语的强调来看,《人民日报》的引语以正面意见为主,《泰晤士报》的引语正反两方面意见兼有。

3.报道规模和报道主题

笔者将整个系列报道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0月10日至10月18日即习近平访英前为第一阶段,从10月19日至10月23日即习近平访英时为第二阶段,从10月24日至10月31日即习近平访英后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的报道量之比为12:12,第二阶段两家报纸的报道量之比为49:34,第三阶段二者的报道量比为21:14。从报道规模来看,《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都通过大规模的系列报道,凸显了“习近平访英”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人民日报》第一阶段的报道以人物专访为主,介绍了习近平访英的大致情况,表达了各界对此次国事访问的预测与期待;第二阶段的报道基本与习近平访英行程保持一致,凸显了习近平访英的意义所在;第三阶段以评论为主,传达了我国政府对此次国事访问的评价。总的来说,《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以政府导向为主,充分展现了此次访问的积极意义。

相较而言,《泰晤士报》的报道框架更加灵活,没有严格按照三个阶段的划分进行报道。除了报道习近平访英行程、欢迎仪式和致辞讲话之外,还涉及许多其他相关议题,如中英共建核电站项目、中国对英倾销钢铁、习近平一行的衣食住行、人权问题、安保问题和抗议示威活动等。而这些议题都是英国公众较为关心的议题。可见,不同于《人民日报》以政府导向为主的报道框架,《泰晤士报》的报道议题以受众的需求为主要导向。

4.报道结构

报道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新闻标题、导语和主体。

《人民日报》的标题以两种形式为主:一是“习近平访英”行程介绍,如《离开北京抵达伦敦——习近平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二是“习近平访英”意义概括,如《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推动英中经贸迈上新台阶》等。《泰晤士报》的标题形式则完全不同:第一类是概括报道内容,如“Sam and Chinas first lady in fashion entente”(《中英第一夫人的时尚协定》);第二类是摘取报道细节或直接引语,如“Dont put business before human rights, says artist”(《艺术家表示:不要把商业利益置于人权之上》)。

《人民日报》的导语以两种形式为主:一是“5W”模式,如“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英国首都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二是引用直接引语,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必将进一步推动包括经贸在内的英中两国各领域关系的发展。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沙逊勋爵满怀期待地对本报记者说”。《泰晤士报》的导语形式不限,除“5W”形式外,还包括疑问句形式,如“Whose names spring to mind when considering the greatest footballers to grace the English game?”(当谈及英国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时,谁的名字将会赫然在列?);或通过一个玩笑引出下文,如“Theres an old joke in Beijing. ‘Who is President Xi? He is Peng Liyuans husband.”(在北京有一个古老的玩笑:“习近平是谁?他是彭丽媛的丈夫”)。

《人民日报》的主体以全篇大幅介绍习近平行程,刊登领导人讲话和引用各界评论为主。《泰晤士报》的主体很少全文介绍习近平行程和领导人讲话,而是在提炼其重点内容之后,穿插介绍事件的历史背景,报道受众感兴趣的细节。

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外交事件的新闻框架特点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在报道国事访问类外交事件时,新闻框架呈现如下特点:

1.政府导向为主,受众需求为辅

从宏观环境来说,新闻框架受媒体的所有制形式和政治立场影响。《人民日报》属于国有事业单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形成了依托政治逻辑进行运作的传统。从新闻源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报道全部来自官方信息发布机构,引语来源也以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为主。综合关键词和报道主题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以政府导向为主。

2.致力正面报道,回避负面信息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在外交事件报道中一贯坚持的是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通过正面倾向明显的关键词、以正面意见为主的引语和以政府为导向的报道主题,《人民日报》对“习近平访英”的报道凸显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将全面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在82篇报道中,没有负面内容。

3.语言严谨规范,形式缺乏变化

作为权威党报,《人民日报》的语言和形式一向严谨规范,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对“习近平访英”的系列报道中。从关键词来看,用词比较宏观正式;从句子句式来看,句式偏长,句子结构完整规范;从语言风格来看,语言严肃庄重,不够生动活泼;从整体形式来看,遵循一定的报道套路,大处入手缺少细节,行文结构缺少变化。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可读性。

四、国内主流媒体话语权之构建

“新闻话语权”或者说“媒体话语权”是媒体在长期新闻实践中构建的影响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早在2005年,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演讲时就谈到:在极端情况下,舆论环境是和国家安全相关的;从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新闻工作者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目的是建设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①。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国内主流媒体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了宣传式的报道框架,以至于国外媒体很少引用甚至攻击国内媒体的言论,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因此受到影响,难以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任务。笔者认为国内主流媒体在构建话语权时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1.拓展受众市场,把握受众需求

构建国际新闻话语权,要求媒体不只承担“对内传播”的任务,也要意识到“对外传播”的重要性。虽然国外受众直接接触我国主流媒体的概率极小,但国外媒体在报道与我国有关事宜时会选择性地编译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国事访问的政治新闻报道,与多国利益相关,是我国主流媒体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时机。因此,调整思路,拓宽视野,是国内主流媒体构建国际新闻话语权的第一步。

要在对外传播中构建国际话语权,一定要摆脱长期新闻实践形成的宣传本位观,建立受众本位观。首先,在选题上要把握受众需求,要选择受众感兴趣的、与受众利益相关的选题,力求选题的多样化;其次,在立场上要尽量多从受众立场考虑问题,为民立言,为民代言,成为社会公器;最后,在语言上,要少说空话套话,多说真话实话,说出受众的心里话,以诚意打动受众。

2.增强媒体信誉,主动设置议程

当下,中国媒体所处的对外传播环境十分复杂多变,如果自身公信力不足,新闻话语权会逐渐削弱。要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国内主流媒体应从客观的报道方式做起,即在报道时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具体而言,应该避免使用有明显倾向的词汇,并将引语的来源拓展至各个领域,引用包含不同观点的意见。

在议程设置领域,国内主流媒体应该按照新闻价值报道事件,着眼于受众关注的议题,主动设置议程并给予答复,才能抢到优先话语权。一味地回避负面信息,就会给人刻意避嫌的印象,从而错过发声回应的最佳时机。陈力丹教授就曾经指出:我们报道成绩很放手,报道负面的东西顾虑很多,有一种生怕给国家抹黑的心态。这种心态下的报道结果是,因为担心局部失分而造成全局失分,正面报道未能起到预期的正面传播效果②。像此次“习近平访英”的报道,对于国外民众关心的核安全和中国钢铁倾销的问题,《人民日报》就应该主动报道并回应外国民众的疑问。尤其是针对《泰晤士报》报道的负面议题,《人民日报》更承担着“传播中国声音”的义务。

3.提高报道质量,改进报道文风

不可否认的是,政治新闻作为“硬新闻”,相较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等“软新闻”,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报道时言之有物,改进报道文风,对于提高报道质量非常重要。

改进报道文风,首先需要记者熟练运用新闻跳笔。新闻报道不是一个“有闻必录”的过程,不重要的情节、片段和段落可以删除。在政治新闻中,对于无法避免的重大议题,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将其提炼压缩,删除空话套话,少用长段长句;其次需要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对于政治新闻来说,“硬新闻”的“软着陆”意味着把远离受众的政治议题转化为贴近受众的生活话题。像这次“习近平访英”系列报道,《人民日报》可以选择从与政治无关的个人轶事和生活细节入手,以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信息公开背景下的广东政府新闻执政研究”和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中国政府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0YXW03。)

「注释」

①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媒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第3-7页。

②陈力丹、梁雨晨:《向世界说明中国——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及策略》,《新闻传播》2010年第11期,第11页。

猜你喜欢

访英国事访问泰晤士报
Self-Supervised Entity Alignment Based on Multi-Modal Contrastive Learning
本期导读
锁定用户——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泰晤士报》运营策略
1943年宋美龄访英态度变化及原因考察
黄金时代背景下英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对《泰晤士报》的内容分析为例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