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抓手 时空思维 创新传播

2016-05-30刘扬

对外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讲话战略

刘扬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一个目标”“两大支点”“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无论开闭幕式,还是各个论坛上的发言讨论,习主席讲话内容都被频频引用,得到与会嘉宾普遍积极回应。从外国媒体的报道上看,虽然对中国互联网治理政策有不同的评价,但针对习主席讲话的具体内容基本给予中立乃至积极正面评价,直接或间接地肯定讲话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声音”和“中国主张”。习主席讲话取得良好的对内对外传播效果,固然有微观层面策略、技巧的运用,值得今后吸取、发扬,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将证明此次讲话是我国战略传播发展的里程碑,不仅为互联网传播与治理指明了方向,更为我国的对外传播、全球传播明确了战略抓手,提供了思维范式,细化了对传播领域创新的要求。

互联网是战略传播的重要抓手

“国家战略传播系统试图把各种要素整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操控或者管理对国内外受众施加影响,这种结果导向性的管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目的性传播。”①以上是有关国家战略传播系统的定义,但要搭建起国家战略传播系统、开展战略传播需要一个核心议题。它向内可以吸引各国公众的关注,向外可以蔓延覆盖全球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有促进人类建设发展的力量,也有摧毁人类建设成就的力量;各国的人们将它作为共同问题,围绕它提出原则和具体举措,从而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个议题便成为一个时代的战略传播重要抓手。

回顾历史,七十年前,当“二战”终结、“冷战”渐起时,核心议题就是“核力量”。围绕着该议题,美国与前苏联描绘着各自的政策蓝图,定义问题、给出处理原则和具体策略,并建立和发动对内和对外的战略传播体系。七十年后,“冷战”结束,互联网又具备了成为时代核心议题与战略传播重要抓手的条件,但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互联网民用化过程中,对互联网所带来的问题界定,原则、规则、举措制定,乃至发展方向指引,一直掌握在美国手中。例如,2010年和2011年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连续两次围绕“互联网自由”发表讲话。神奇、多元的互联网空间长期由一种声音作为主导,缺乏制衡的战略传播主张与声音。当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后,各国虽对美国在互联网的作为有所不满和警惕,但缺乏系统的战略陈述。习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填补了这一空白,迈出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发展的关键一步。讲话明确地提出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全球互联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清晰地梳理了信息鸿沟、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全球互联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四项原则,并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五点主张。

作为战略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传播应牢牢抓住互联网,不仅把互联网视为传播手段和渠道,也不仅追求传播效果,更要将互联网作为战略传播核心话题,思考我国国家战略传播的目标、原则、措施,区分战略与战术,明确自身在整体战略中的角色和整合各要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全球互联网治理为对象,统筹内外,不断阐明、放大“中国主张”。

全球思维与历史思维

要握牢互联网战略传播抓手,要应用全面、联系的思维,具体表现为横向上的全球思维和纵向上的历史思维。反观希拉里的两次“互联网自由”讲话,除去修辞上的技巧就可以看到其本质缺陷——自我中心、个案堆砌,凸显两个方面的“例外主义”。一是美国价值观和全球地位的“例外主义”,力图在“扁平化”的互联网上彰显其历史遗留下的“天定命运”优越感,通篇讲话逻辑都是“因为美国采取支持,因而世界人民在网上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抹杀了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自主性和自决权。二是网络空间的“例外主义”,即现实空间的主权等原则在网上不适用了,与利用全球化概念贬低各国政府主权一脉相承。希拉里引用当时发生在西亚、北非、俄罗斯的案例对其所主张的“例外主义”加以证明,不可避免地采用割裂、碎片化思维方式,用一时一事支撑起美国针对全球互联网的战略主张,其核心是一国利益。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讲话从始至终秉持着全球视野和历史眼光。他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审视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他从人类共存角度提出,“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他从人类共治的角度认为,“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他将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平等参与的一员,从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利益角度思考提出主张,明显有别于“神一般存在”的国家“例外主义”。与此同时,习主席讲话援引《联合国宪章》,强调“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从历史角度延续了国际法的宗旨和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直截了当地反驳了互联网“例外主义”,主张现实空间法律、国际公约和国际关系准则应在网络空间延伸。

战略传播更加突出大局和长效,更追求“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深度效果,我国对外传播应以全球思维与历史思维搭建出不同于为了一国私利所构建的割裂化、碎片化全球图景,应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讲明大势所趋,从本国和他国利益契合点说清合作共赢,以平等姿态展现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诚意与信心。

内容创新与理念创新

战略传播的落脚点是传播,把握战略抓手,贯彻战略思维,最终都要通过创新传播表现出来。根据习近平同志2015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创新传播是分层次的。他强调,“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联系他讲话的上下文,“内容创新”指的是从基层、一线了解的材料中,找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以及梳理和阐发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而在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如何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就曾提出四个“讲清楚”②的要求,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同时,他还要求,“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两篇讲话内容合在一起,说明了“内容创新”的内涵、目的和实现路径。

习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演讲可以被看做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充分应用全球思维和历史思维的一次内容创新示范。一是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互联网语境相结合,如谈到促进开放合作时,他引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二是他将中国国内政策与全球人民福祉相结合,如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与利用互联网造福各国人民相联系。三是他将其他领域发展成熟的概念延伸至互联网领域,如借用战略转型中的“一体两翼”来指互联网领域的安全和发展,将“命运共同体”引申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些新理念、新说法构成的内容创新主要目的是为了融通中外、引发共鸣,从而更好地实现战略传播所设定的目标。

「注释」

①程曼丽:《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具备战略视野》,《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1日,第7版。

②四个“讲清楚”,即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讲话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注水”讲话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战略
战略
国旗下的讲话
男朋友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