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2016-05-30张丽华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尊重情感教育

张丽华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教学 学生 情感教育 尊重 非智力因素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知识信息双向传递交流的过程,也是思想和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好情感的功能,才能体会到情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作用。而教师作为施教者,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实施启发式教学,开展情感教育,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德高为师,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行修养。常言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热爱学生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教师应该以真诚、适度、得法的爱,培养学生的“向师性”和“亲师感”,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进行。课堂上,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热烈的呼应;课后,学生递给教师一杯热水,一句热情而礼貌的问候,这些都是学生爱教师的体现,会让每一位教师骄傲与感动。

二、用爱去关心、尊重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和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与其说体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倒不如说它恰当地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应该兼具父爱的严格、母爱的温柔、朋友间的平等;它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三、追求智慧,不断充电

师德就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实践智慧。教师首先要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为培养良好师德打下基础。因为师德不是空洞的,它就是教育生活。博学多才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四、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固守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这种职业倦怠将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对教师职业心态的一种描述。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只有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成为名师、大师,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

五、善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在积极状态时,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因素的某些不足, 从而提高智力水平。情感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愉快的情感能鼓舞人去进行创造性活动;反之,不良的情感则会降低或消除人的活动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良好的情感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情感教育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同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更高层次的探究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慧蕾.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03).

[2]马荣秀.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Z4).

[3]吴寿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克山师专学报,2004(02).

[4]汪琯琪.谈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4(02).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尊重情感教育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