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学习现状及相应改革措施

2016-05-30徐湃邢荣军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现状高校改革

徐湃 邢荣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对此,高校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培育理念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学习现状 改革

一、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学习现状

为了调查大学生学习现状,对某专业30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学习目的

调查发现,12.6%的大学生并不明确大学课程的学习目的;25.8%的大学生认为修完既定的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自己所学的专业,为今后工作甚至考研奠定基础;57.9%的大学生则认为学习是为了顺利毕业。

2.学习动力

62.2%的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为了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35.4%的大学生则希望通过学习拿到奖学金;同时,有7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除了要在学校学完规定的课程外,还希望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3.学习方式

当提及课前预习时,仅有7.8%的学生会在课前预习,54.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

(二)造成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原因

高等教育的初衷本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主要属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归咎于以下几点[1]:

1.高校资源不足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急剧上涨,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讲课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同时,教师能力各有不同,很少有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如此一来,想要实现每个学生的均衡发展便难上加难。

2.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获得“一流大学”的美名,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为了建设更优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把重心一味地放在如何研制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却忽略了对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学生本身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尚浅

大多数大学生把大学学习当作一项任务,以能够顺利毕业为最根本的目的,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这导致大学生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大学期间的学习。

4.周围环境的不良诱导

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大学的放养式教学令大部分大学生看到了重生的希望,离开了父母的监督,他们感受到了自由的快感,穿梭于网吧,沉迷于游戏,出入各种未曾谋面的场所,却逐渐淡忘了当初披荆斩棘过独木桥的初衷。

二、改革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走进大学的新生刚经历了高考,逐渐放松了自己,如果这时不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其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加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重点无疑是专业知识的传授,然而,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理念和计划几乎是长期不变的,这就会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存在脱节。因此,高校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其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社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要求,而大学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高校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能力欠缺之处,从而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为今后进入社会岗位做最充足的准备。

(三)加强学科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的结合

在开展研究性课程时,由于教师对研究性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对研究性课程的认识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研究性课程与科研混淆,过分强调研究的严谨、科学、规范等;二是将研究性课程等同于社会实践,把研究性学习方法局限于实践而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使大学生不能对其产生独特的见解。学科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将两者深入地结合。

(四)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是学习方法欠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课堂效率,还应当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学会总结、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以便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虽说学生学习主要是靠自觉,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上课当作完成任务时,课堂质量也就越来越得不到保证。教师一直被人们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没有把培养学生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可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也不可能成长成才。高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一定的钻研深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三、结语

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自我完善、自我进步,对教育事业的未来无限憧憬,那样,中国的高等教育定会造就一代创新型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郏旭伟.简析大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及解决办法[J].改革与开放,2011(1X).

[2]于子云.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浅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3]康红霞.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基础教育改革[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03).

[4]程孝良.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系统化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学习现状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立足职高学生特点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高职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课堂学习动机激发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