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地理教学环保教育的渗透

2016-05-30邵淑婧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因势利导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邵淑婧

【摘 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类应该是大自然的好朋友,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本文从挖掘教材、引入乡土乡情教育、因势利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索了技师院校旅游地理教学环保教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这对提升学生的环保素质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环保教育 旅游地理教学 乡土乡情 因势利导 实践活动

可持续发展要兼顾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对我们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提升全民的环保素质,尤其是提升广大技师院校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技师院校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强化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挖掘教材中关于环保教育的点点滴滴

旅游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既有我国各地自然景观的介绍,也有人文景观的详解,兼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果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旅游地理教学的各环节中,在能够拓宽学生旅游地理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其环保素养,这也是新时期技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归纳旅游地理教材中有关环保教育的点点滴滴,充分利用好教材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应该是大自然的好朋友,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因此,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环保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社会刻不容缓、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例如,在讲授“中国旅游资源”时,我引入环保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污染、雾霾等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升华,目的是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携起手来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山青的美好家园。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反思人类发展的模式,引导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无形之中学生的环保思想得以树立。

二、善于引入乡土乡情环保教育

旅游地理教学,除了强化旅游资源教育外,也需要适当穿插当地的旅游景点、乡土乡情教育,因为乡土乡情教育是学生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途径。乡土乡情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易使学生亲近旅游地理、热爱旅游地理,从而对学习旅游地理充满信心,激发其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和激情。我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辨证的观点来看待旅游环保问题。

例如,在讲述河南旅游景点时,我引入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是由于郑州人的大力保护,才促使其进入到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应受到全人类的珍惜和保护,作为河南人,更有责任保护好它,使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奇特的人文景观继续传承,使其作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继续为河南增光。我有意引出“少林寺景区的开发与保护”话题,使学生头脑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保护好少林寺景区的生态和文化遗产,其旅游事业才会长久持续地发展。学生对乡土乡情教育更感兴趣,纷纷反思当前的发展模式,自觉寻找有效开发与保护景区的方法、途径,为建设旅游胜地献计献策。

三、因势利导,无形中渗透环保教育

旅游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旅游地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认识旅游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以培养其科学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在旅游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强化环保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环保教育成为旅游地理教学一条贯穿始终的明线。

例如,一次上课之前,天降大雨,学生纷纷向室外观看,议论下雨的情况,没有观察到我已经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了。于是,上课伊始,我抓住下雨情节,引入“旅游资源的特性”课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夏季,我国东方和西方的旅游资源有何区别?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旅游资源有何不同?试从降水的角度分析。”这一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扭转了课前混乱的局面,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入学习的状态,纷纷思考问题,为新课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提升了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丰富旅游资源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宽环保教育的渠道

学生环保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实践。因此,环保教育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等,从而有效提升其环保素质。

例如,结合旅游地理教学内容,可定期请社会环保专业人士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也可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讨论会、辩论赛,还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对旅游景区废旧物品的利用、对旅游城市“三废”的排放与治理等开展调查活动。通过有益的旅游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拓宽了旅游地理教学的形式,强化了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王育红.浅谈加强《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J].中国科教博览,2005(05).

[2]申继军.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0(17).

[3]赵波.中职旅游地理教学要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J].考试周刊,2011(88).

猜你喜欢

因势利导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