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教师专业化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启示

2016-05-30王立军

亚太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资格证教育培训

王立军

摘 要:教师专业化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教育职业发展的趋势,作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我国正在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教师专业化之路,这对我国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极其庞大且整体教育水平亟待提高的国家意义重大。而在专业化的路上将会有相当复杂的问题出现,如何才能少走弯路,本文在比较美国、日本等几个国家的专业化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资格证;教育培训

一、教师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的定义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队伍发展的方向。我们普遍认同的教师资格证只能是教师准入的门槛,并不能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且有来自多方面的评价,因此它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教师主动的在教学中总结、提高,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增加教育环境变化后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我国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相关问题

1994年开始实施的《教师法》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1年4月份我国正式进入了教师资格的实施阶段。

我国的教育学者指出教师的专业化主要通过一些列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及自学来实现,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遇到诸多问题,可能阻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问题主要有:

1.因培训与被培训人员的差异性,职前培养并不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

2.对新教师的入职指导多半走流程,完全是在帮带和自我救赎的方式实现。

3.教育部门很少能提供有效的培训项目,收益人群也非常有限。

4.多数教师岗位是“铁饭碗”,自我教育意识淡漠,缺少自我提升的自觉性。

5.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制度零散,实践性的培训太少,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难以做到优秀经验的较好传承,理论太多实践太少。

6.教育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有限,且在现有制度下难以通过教师资格证来实现择优录用,他们对生活的要求高于自主专业化发展。

因此,在面临诸多问题时,如何能够使得教师的专业化稳步发展,如何使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水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美日欧的教师专业化

研究表明学校教育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选择好老师,而一个人能够成为成功老师则决定于其人格特质。[1]为此,德国巴伐利亚邦列举了相对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师范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入学的条件之一。[2]

美国在2个世纪前就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规定在获得资格证之前,必须完成相应的课程及通过认证机构的测试[3],而在获取资格证之后,还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一定的自我提高项目方能继续持有。

美国的PDS和PLC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前者开展校级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后进行教学实习,做到了知行合一,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4]。

二战后,日本成立专门的“教育刷新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央教育审议会),负责着手师范教育改革,主要项目有:教师须由大学培养,设立研究生院,增加学习中的实际操作环节等。

从教师管理上,日本提高教师待遇和加强管理并重[5],并采用轮岗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6]

三、我国教师专业化之路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具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难点,要将自己的事做好,还是要从自身特点的充分认识开始,梳理好自身发展的脉络,认清专业化的内外部环境,借鉴国外的经验发挥长处、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突破口,加强专业化教师与政策制定者的沟通,从而形成乐教乐学的环境。[7]根据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化的状况,确定了我国教师专业化之路:

(一)有效利用大学资源,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这是各国共同的特点,我国也不能绕开,只有从我国的特点出发,走一条自己的路。

1.师范教育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教育更要重视实践,尤其对于目前教学实践欠缺的情况下要加强,学术性和技能都要兼顾。

2.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能走形式,可以考虑和学历教育结合进行,以此逐步取消函授等水分较大的学历教育。

3.加强中学和大学的合作,师范教育和中学教育有着对应的合作关系,以此作为职业中培训、教师自我提升的途径。

(二)优化教师管理,让教师管理摆脱行政管理的泥沼,教师的追求不单单是政治地位上的晋升,更当提倡的是学术上的进步。

1.提高教师待遇,让老师们安于教学工作,不再以经济利益、政治地位的大小评价自己的价值。

2.学校教师管理减弱行政性,提高管理的人性化,确立教育管理的服务本质。

3.教师管理关注教师积极性的刺激上,适时调整教师管理方式。

四、结语

教师的专业化使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又是一个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教育内容,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百年大计,因此教育工作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该立足于我国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抓住教育改革本质性的东西,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去推行这项事业的进行,推动我们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2]段晓明.国际教师专业标准改革的新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1.2.

[3]王念利.从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看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J].龙岩学院学报,2005,4.

[4]李英,宋晓平.21世纪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教学导刊,2010,10.

[5]沙毓英.日本师范教育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

[6]李春生.日本教育系统公务员的轮岗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1998,8.

[7]卢乃桂,叶菊艳.英法教师专业化历程的解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2.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大营水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资格证教育培训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应对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