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16-05-30陆雪妹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陆雪妹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理应具备创新思维及灵活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将新方式应用到教学上,对此本文将详细解读“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及相关写作课例,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意识的强化及思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以读促写

一、引言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作为系统掌握语言知识必不可少的四项技能,每一项都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写作是英语表达的途径,也是真正掌握英语的必备技能。但由于高中生仍旧面临靠大学的压力,大多数的学习都是为了应试。据相关调查显示,国内众多高中生很少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听、说、读,写作也被限制在固定的考试范围中,这样的模式致使教师很少有写作教学的研究,甚至不善于指导学生写作。

就如何解决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难点,笔者与相关写作教学课例相结合,依据“以读促写”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并由 “范文阅读、习作撰写、写后审改”三大教学模块相辅助,通过读写训练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及相关能力。文章将读写的关系进行阐述,并结合课例涉及建构主义理论,组织相关活动,探讨此种方式对高中英语写作的重大意义。

二、“以读促写”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以读促写,读写相通。首先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表达,读写紧密相连。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通过之前所有知识的积累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解读与消化,得出自己相应的见解,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接受作者表达的信息,也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其次写作即是把自己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表达,是一个释放的过程,通过对知识库中的资料进行组织,排列,从而让其他人得以了解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成熟的文字。

再者,读和写紧密相连,同样重要的两项技能,分别以输入输出为表达形式,相辅相成,只有大量的“读”才能够成就有逻辑的文章,“以读促写”,不言而喻,读和写彼此促进、彼此影响,才能达到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目标。

2.建构主义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强调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和“自主学习”。在构建主义学中,知识是可以通过交流而获得的,在沟通中,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体系,人们能够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三、“以读促写”教学法课例展示

基于以上读写关系,以及“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以下课例将从写前、写中、写后,也就是范文阅读、习作撰写和三审三改三个模块阐述。其中,范文阅读是了解的过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构建自我知识图式,有目的地关注写作要用到的知识点;习作撰写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确定主题,规划大纲,丰满血肉,形成文章;三审三改是细化、完善的过程,通过教师及同伴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修改后,再经推敲,最后确定文章,提交终稿。

笔者在进行人教新课标Module1Unit1“Friendship”写作教学时,首先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阅读学生Xiao Dong的来信和指示语来明确写作目的,加强审题意识;其次,提出问题: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Xiao Dong? 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搜集写作材料;第三步,列出提纲,这样不仅能够明确文章结构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第四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最后,进行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评论主要以鼓励为主,并及时纠正问题与不足,让学生培养写作的兴趣。

笔者再以课外读物“Spare that Spider”,为例,详细说明以读促写的具体方法:

1.写前——范文阅读。既是称作范文,就必定是有相应要求,材料的选取作为写作的铺垫,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精选范文,难易适中,适合学生阅读。第一,选取的范文要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这样系统的学习能够加深印象。第二,选取的范文一定在学生已掌握的水平上下浮动。第三,学生一般对故事性的文章更加感兴趣,也更容易进行阅读与理解,比如说记叙文,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优秀的范文。“Spare that Spider”,阐述的是蜘蛛对人类的作用贡献,并呼吁人们保护蜘蛛,文章结构明晰,逻辑性强,开头便设置悬念和疑问,每个段落衔接有序,环环相扣,最终引出问题答案,是一篇优秀的范文案例。

(2)解构范文,帮助学生建构文体知识图式。首先,要迅速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才有料。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查看,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次,要反复琢磨范文,引导学生体会细节的精致与作用,在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后可用到此种方式,通过逐层的阅读,拆解成更多的知识点。在阅读这一阶段,可以说一词一句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每更深一次的去解读文章就会有更新一层的意义供我们了解,阅读也变得不再枯燥,学生的学习任务会愈加轻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在相辅相成的读写关系中受到启发,加之同伴和教师的互动,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时的要点并关注,文章如何开头、如何收尾,正文内容是否完善等,随着熟练度的增加,最后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写作脉络,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模块的学习了。

2.写中——习作撰写。本文中的课例是基于构建主义理念,提倡的是在与同伴的共同学习中积累知识,完成最终写作,也正是由于此,很多的环节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1)确定四人合作小组,选定习作训练的主题。本文中讲解的教学模式正适合每四人一个小组,在详细了解范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周围生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并以此主题为中心各自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材料的积累,一定的积累后进行小组探讨,教师可提供相应的帮助。

就我们之前有关蜘蛛的范文,在分完小组后,要首先设置与蜘蛛相关的主题,以供大家谈论,例如“你印象中的蜘蛛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引起学习者对所读材料的浓厚兴趣。

(2)课内外阅读结合个人体验,为写作挖掘内容素材。相关素材的借鉴是写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涉及语言素材、内容素材,学生可通过各种媒介阅读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另外,学生应该被鼓励回忆自己所见所闻,挖掘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创造,整理写作脉络。这里查找的资料除了蜘蛛,我们还可以找寻与动物相关的任何信息,如果你印象中的蜘蛛是有益的,就可以查找相关的有益的小动物,由此延伸的有害的小动物又有哪些。

(3)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列出写作提纲。搜集好主题相关的素材之后,教师可以按计划组织学习者进行写作前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出合适的小组长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确定写作大纲,统一小组意见。讨论期间,教师可根据学生观点给出相应的意见,明显优秀的观点要给予表扬。

(4)汇总与整理词块、短句,准备好语言素材。提纲整理好后,小组内组员可进行语言素材的搜集。词块是两个及以上词构成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序列,一般为我们熟知的固定短语的搭配,它们沉默地存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进行提取,正因为如此,词块可以减轻大脑的记忆压力,加快语言形成书面文章的速度,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词块的记忆,本次写作中,小组成员列举将要用到的词汇、固定搭配等,以供写作参考。首先,我们应注意平时词汇的积累,逻辑词汇、过度词汇、词组等等,例如now that, in addition, eventually等,其次还有一些重点的句式,例如作为插入语的“You may wonder,as many people think”等。

(5)独立写作,完成初稿。在完成词块的列举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实际的写作,提纲、草稿及初稿,包括最终成稿。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前期准备的材料进行梳理,排列,按照大纲的思路完成每个自然段的撰写,保证段落衔接的合理性,完成初稿。

3.写后——三审三改。初稿完成只是一小步,接下来的重点是编辑和修订,在这里师生、生生的多向反馈被启动,学习者的初稿要经历教师评改、同伴评改及自我审阅。

(1)教师评阅:抓大放小。教师的评改仍旧是整个修改的过程中含金量最高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者初稿的阅读理解,分析其中的不当之处,加以修改,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这样做的优势有三:第一,当教师指出文章中的优势之处时可增加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信心;第二,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教师能够精准地了解学生目前的写作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第三,小组学习写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教师的评阅时间,如此一来,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生事务上去。

(2)同伴互评:培养并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写作评改能力。同伴互评有利于在英语写作中扬长避短,站在点评者的角度查看文章,也是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评判写作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完善作品。为同伴双方互评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互评之前,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意见与方向,帮助学生明确评判的重点,以互评这个模块来说,四人小组最好由不同水平的人组成,每三个人共同对其中一个人的作品进行评定,分别给出不同的意见。在每小组互评结束后,还可进行全班同学的讨论,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交流,期间,学生应被鼓励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挖掘自作亮点,同时教师应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位学生对蜘蛛都有不同的印象,通过在学习交流中可得知“蜘蛛”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不仅是对写作的一种训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常识。

(3)自我审阅:利用自评参考项,打造完美作品。自我审阅的环节是在互评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查。通常而言,自评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句式表达、是否重复等。检查出任何错误学生都应有记录笔记的习惯,总结此次经验,为下次写作积累更多的心得。随手记录的习惯不仅可以对之前细聊进行总结,还可以帮助学生知识系统化,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读促写”的教学启示

实践方能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相应的启示:

1.逐渐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意义的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而前面我们说到的“范文阅读”阶段,虽说教师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成为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的角色,是自己主动对所学知识的钻研,学生心里自知第一阶段是整个过程学习的基础,领会其重要性,主动学习相关材料。

2.课内与课外衔接、书本与书外联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为达成团队共同的目标,组员为搜集素材积累资料,与同伴沟通交流,并进行课外活动,此模块的优势正体现在此,一方面要注意查找的资料与主题相关,这也是考验学生分析能力的一项指标,是对能力的挖掘;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点寻找相应素材,在写作的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就会提高写作的兴趣。

3.师生、生生之间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互动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写作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的一种交流,本文中“以读促写”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上,也是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论从小组合作还是对资料的查找与概括,都会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取长补短的进取意识。

五、结语

本文中的“以读促写”在教学理念中还处于比较新颖、先进的状态,除本文阐述的概念外,还囊括了很多其他的思想,诸如:写作过程中的动态评价、教师的支架理论等等。就目前情况来说,“以读促写”的方式已应用于实践,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会更加深化其优势,不断完善,为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苏力.英语写作课程中范文的要求与选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杜芳林.英语作文过程性评阅方式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

[3]王秀梅.运用体裁教学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