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6-05-30周丹丹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周丹丹

【摘 要】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重点研究了广西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新型网络媒体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信息网络的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处于中下水平,因此,近几年来,广西高职院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学生专业学习方面。高职院校校园网普遍建立了专业课程平台、精品课程专栏、数字图书馆,并设置了多媒体学习平台链接。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校园网深入了解、学习本专业课程,并利用数字图书馆查阅各类书籍。新颖、便捷的网络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更多的乐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建设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其中包括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就业信息中心等专栏,及时发布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就业指导、政策规定、心理咨询等内容,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党建工作方面。高职院校在校园网站均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栏、十八大专题、“三严三实”等红色网站,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校园网学习党的有关文件精神、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了解学院在党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坚定了政治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辅导员班级管理方面。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能运用基本的网络通信工具,如QQ、微信、飞信、微博等进行班级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辅导员能够运用网络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活动,推动班风、学风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由于受到传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的影响和对网络媒体知识学习的不足,高职院校还未充分了解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缺乏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不能及时把握信息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不能很好地按照“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指导思想建立校园网,对网络育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科学规划。由于对校园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视不够,使校园网不能有效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工作方法、经费投入等方面没有做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合力。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校园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说教味浓、设计呆板的问题,更多地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而涉及学生心理健康、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较少;同时,页面设计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小,没有设置互动的栏目,在线交流少,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注意力,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对校园网的点击率不高,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普遍存在懂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懂网络新技术,懂网络新技术的人缺乏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矛盾。由于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在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高低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他们对网络技术的掌握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辅导员由于年龄原因和知识更新能力上的不足,往往只基于传统的经验开展工作,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速度快捷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规划,牢固树立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把网络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程来抓,将封闭性、静态性工作思维转化为开放性、动态性思维,不断吐故纳新、大胆创新。同时,将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整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部署。

(二)树立服务育人意识,增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吸引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网络服务和育人的功能,重点建设服务性强、内容辐射面宽、受众面广的校园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能够互动交流,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交友、恋爱、理想、就业等方面。通过建立融思想性和娱乐性、教育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网站,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信息服务和交流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有效引导、意识形成的教育目的。

(三)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和资金保障。要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必须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处)、社科部、网络中心等部门组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队伍,精心策划、通力合作,保障网站内容的时效性、系统性和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使学生成为网络教育管理的参与者,为网站的建设注入活力。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总之,广西高职院校在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应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并针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问题解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05).

[2]杨兆添.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1).

[3]韩锦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 (03).

[4]罗瑛,朱志明.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5]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关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02).

[6]李智裁,黎平.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

[7]黄百成,黄文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研究[N].光明日报,2002-04-09.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