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方法探析

2016-05-30周若星

教育界·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方法

周若星

【摘 要】各项教学活动都应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先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跳水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跳水是一项从高处跳落的运动,许多初学者在跳台上站立时会出现害怕、紧张等情绪,进而失去学习跳水的勇气。本文就在对跳水运动概述基础上,分析了培养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为跳水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跳水初学者    学习兴趣    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文明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运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运动的教学和推广既符合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所以,探索有效的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对跳水运动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一、 跳水运动概述

跳水分为表演跳水、竞技跳水和实用跳水三种,它是指从高处以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者借助跳水器械从高处跳起并在空中完成某些动作姿势,最后以固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我国的跳水运动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其名为“水秋千”,属于一项表演跳水,表演者通过“秋千”使身体凌空后,在空中做完各种动作后跳入水中,具有姿态优美、动作惊险的特点,与现代的花样跳水较为类似。

在历史上,跳水运动曾经以跳的远作为比赛标准;在现代跳水竞技中,比赛标准更加复杂,主要是以动作的优美性为准。

现代跳水竞技开始于上世纪初期,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在1904年,并与其他欧美体育运动同期流入我国。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跳水已经成为我国的优势竞技项目之一,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1]。

除竞技跳水之外,还有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娱乐性跳水等非竞赛性跳水。其中,实用跳水是指以生产、救护等为目的的跳水;表演跳水是指在盛大节日、节目等时间或场所进行具有表演性质的跳水活动,包括花样跳水、滑稽跳水和特技跳水等。

二、影响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在跳水项目当中,初学者需要从高台跳下并安全跳入水中,最后从水池中游出。在这整个过程中,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台上的心理问题;二是跳水运动的安全性。

首先,高台上的心理问题。跳水运动是从高处跳落的,高台或跳板的最低高度为1m,由于水池中光的折射等因素影响,初学者站在高台或跳板上时,可能对水深、水池底实际距离等产生错觉,进而产生畏惧感,怕受伤而不敢跳或者闭眼跳等现象经常发生。在这种状态下,初学者对跳水是持抗拒心理的,可能会出现退出跳台或者一次跳完之后再也不愿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初学者的兴趣。

其次,跳水运动的安全性。相对而言,跳水运动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项目。李宇在《我国优秀少年跳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及训练学致因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少年跳水运动员中运动损伤情况非常普遍,损伤患病率高达88.06%,损伤的部位包括腰、足、颈、手腕、肩、肘、髋、膝盖、头等,其中,最容易发生损伤的是腰(23.15%)、足(17.59%)和颈(13.89%)。造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不高、身体疲劳、技术掌握不到位、准备活动不合理等。而初学者在各个方面与运动员有很大差异,即使采取众多保护措施,初学者中也很容易发生损伤问题,打击初学者的积极性,使其学习兴趣降低[2]。

第三,初学者的游泳水平。游泳能力是跳水运动的基础,在绝大多数的跳水水池中,为了充分保证跳水人员的安全,水深通常是超过人高的,跳水初学者如果游泳水平较低,不能在入水后及时调整状态,经常容易出现呛水等问题,即使周边有救生员的保护,也无法完全保证能够使初学者不呛水。呛水会使初学者对跳水项目形成不好的印象和感官,学习兴趣被一点点消磨,最终放弃学习。

三、培养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影响着初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和认知,直接决定着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养成。所以,在跳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初学者的主体地位,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采取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过多的理论教导,更加重视初学者的实践,结合初学者的水平、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等信息,从专业角度给初学者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计划,让学生学会适合自身的跳水方式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保持学生对跳水进一步学习和挑战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初学者各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初学者的兴趣所在点,并从此点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再利用以身示范的实际演示等方式,充分让初学者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使初学者对跳水某一方面的兴趣转化为对此项运动的兴趣,提高初学者对跳水运动的热情和喜爱,进而主动要求学习跳水[3]。

(二)结合初学者实际情况进行培养

在跳水运动的初学者中,学习主体人群有着很大的差异,既有少儿群体,也有成年群体,他们对跳水运动的学习目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培养初学者的学习兴趣时,还要充分结合初学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首先,针对少儿初学者。少儿时期的初学者对跳水项目的学习通常是由父母安排的,其本身对跳水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并没有学习的兴趣、耐心和毅力,经常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针对此类初学者,在跳水教学中,要拥有足够的教学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他们各种动作的要点,并加强对少儿初学者的鼓励,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并结合少儿爱游戏、好奇的特点,设计一些水上小游戏,寓教于乐,保证少儿初学者对跳水运动学习的持续性。

其次,针对成年初学者。成年初学者选择跳水项目是出于对跳水的喜爱或者以跳水作为休闲健身途径,对跳水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其自身条件也大部分符合跳水项目的要求,在理解和学习能力上较强,能够良好地按照教学者要求完成相应动作的姿势和训练等,而在学习过程中,却可能因为技术难点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针对成年初学者,要以感受运动快乐为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除了基本的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影、视频、音频等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途径来渲染跳水运动,增强成年群体对跳水的亲切感,并根据各个初学者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有效维持成年初学者的学习兴趣[4]。

(三)加强对初学者的鼓励和保护

兴趣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从开始喜爱发展到追求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起伏。因此,教学者要加强对初学者的观察,及时了解初学者心态或情绪上出现的变化及其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时间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加强对初学者的鼓励和支持,使初学者对跳水的关注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运动损伤是跳水运动中经常容易发生的问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而,在跳水教学中,教学者要重视对初学者的保护。除了要详细讲解各项跳水动作的技术要点外,还要认真检查初学者的准备工作,包括是否按照要求热身、是否有多余佩戴物等,保证初学者以良好、积极的态度对待跳水学习,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避免影响到初学者的学习兴趣[5]。

(四)营造良好的跳水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吸引力,使初学者更深入地参与到其中,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进而养成相应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跳水项目的教学当中,教学者应该尊重初学者,将初学者与自身放在平等地位上,加强与初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导,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初学者形成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在初学者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跳水活动,包括跳水队、跳水知识竞赛等,加强跳水项目对初学者的吸引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长期的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人们的身体素质不断降低。体育锻炼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全民健身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跳水运动作为一项水上运动,在健身效果、观赏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越性,是当前人们经常选择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研究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健.如何培养跳水初学者的学习兴趣[J].体育科技,2010(03):60-61,64.

[2]冯志文.积极情绪对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动作稳定性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93-95.

[3]胡磊,陈花婷,孙岩.克服跳水初学者心理障碍的渐进式学法初探[J].游泳,2010(06):58-59.

[4]沈黎明.游泳初学者的有效教学方法分析[J].运动,2014(08):86-87.

[5]安锦.我国跳水运动员心理相关研究综述[J].运动,2014(20):40-41,77.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方法
学习方法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